[发明专利]一种免燃烧艾灸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9223.0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勤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勤民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启首 |
地址: | 518069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具,尤其涉及一种免燃烧的艾灸具。
背景技术
艾灸治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主要的治疗和保健手段之一,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传统的艾灸治疗方法是将制成的艾叶绒做成不同的形状或直接将制成的艾叶绒填充在一个多孔的容器内,再用明火点燃艾叶绒,利用艾叶绒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释放出的药性气氛作用于人体特定的穴位处,达到活血化瘀、防病强身的效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业界开始采用电加热的方法做成免燃烧的艾灸装置,以克服传统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但是,由于这些艾灸装置存在操作上的难度,而且温度控制较困难,只能由专业人士操作,并且使用非常麻烦,未有得到广泛应用,阻碍了艾灸治疗法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燃烧艾灸具,旨在解决现有艾灸具存在的不易操作、安全性不高、温度很难控制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免燃烧艾灸具包括灸盒和与灸盒连接的电源控制器,所述灸盒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中的隔热垫和加热件,加热件设置在隔热垫中,所述加热件与电源控制器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一艾片槽。
更具体的,所述免燃烧艾灸具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外壳的艾片槽所在面上的艾片固定板,所述艾片固定板包括一窗口。
更具体的,所述艾片固定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窗口用透气织物覆盖。
更具体的,所述电源控制器中包括计时装置。
更具体的,所述电源控制器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其上配有多个输出插孔。
更具体的,所述隔热垫包裹所述加热件,且隔热垫在加热件与艾片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窗口。
更具体的,所述加热件为PTC加热件。
更具体的,所述加热件上进一步设置一个导热板。
更具体的,所述外壳内配置电源插座,电源插座与电源控制器通过带插头的导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免燃烧艾灸具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可以通过电源控制器对艾灸疗程时间进行控制,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免燃烧艾灸具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导热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中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免燃烧艾灸具包括灸盒和配有计时装置的电源控制器5,所述的灸盒包括PTC加热件1、隔热垫2、外壳3和艾片固定板4。
PTC加热件1包括一片或多片绝缘材料包裹的具有恒温功能的PTC发热片和金属外壳,结合参见图2中所示,如果对于导热面有尺寸要求,可以在PTC加热件1的金属外壳上粘贴或焊接规定尺寸的导热板7。在加热过程中,PTC加热件1的一面与艾片相接触(或者通过导热板7与艾片相接触),PTC加热件1的其余各面均被隔热垫2所包裹。PTC加热件1通过导线6连接电源控制器5(导线6穿过外壳3)。当然,也可以在外壳3内配置电源插座,将带插头的导线插入外壳3上的插座与电源控制器5连接。
所述的隔热垫2是由隔热性能良好的工程材料制成,其将PTC加热件1包裹在其中,仅在PTC加热件1与艾片相接触的位置开有窗口2-1。隔热垫2包裹着PTC加热1件置于外壳3内,并将PTC加热件1与外壳3分隔开。
所述外壳3是由工程材料压制而成,也可以用天然材料(如木料,橡胶等)加工制成。外壳3的盖面的中间开有通透的艾片槽3-1,并设置有与艾片固定板4相连接的卡口或螺钉孔。外壳3的内腔设计有突起的定位台阶,以固定被隔热垫2包裹着的PTC加热件1在外壳3内的位置。
所述艾片固定板4是由与外壳3同种材料制成的薄板,在薄板的中间开有窗口4-1,并用透气的织物(图未标)将窗口4-1覆盖。艾片固定板4通过外壳3上设置的卡口或螺孔固定在外壳3的艾片槽3-1所在面上。艾片固定板4可以拆卸,以方便更换艾片。
所述电源控制器5是一个设计有计时装置的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也可以是交流电源)。电源控制器5上配有多个输出插孔,可以同时供多个灸盒使用。电源控制器5可以根据灸疗的时间要求设定计时装置,灸疗时间完成后自动关闭电源,便于灸疗时间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勤民,未经李勤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9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鸡新城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遥控器解绑定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