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及其来电提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9798.2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57 | 分类号: | H04M1/57;H04M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通讯 终端 及其 来电 提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针对移动通讯终端的来电提醒技术。
背景技术
类似于手机之类的移动通讯终端具有携带方便、沟通便捷的优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手提包等封闭空间内,导致经常会漏接电话或者短信,尽管现在的手机具有很强的来电提醒功能,但是将手机放在手提包里会使提醒的铃声和振动被很大程度的屏蔽,用户较难察觉到,如果是在嘈杂的环境中或者更加封闭的空间里(例如行李箱中、抽屉中),用户更加有可能漏接重要的电话。一些现有的手机试图仅仅通过增加喇叭功率来提高来电提醒的音量,每次来电时都播放出非常大的响声,这不仅仅增加了功耗、缩短了手机的续航时间,还会影响到他人甚至自己,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来电提醒的铃声过大会给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一般的用户不会使用最大来电提醒音量,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一些现有技术方案试图在手提包中安装来电感应电路,通过手提包的来电提醒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式成本很高,实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在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提包中安装电路会使得手提包的使用受到局限,一旦受潮,电路就极有可能损坏,更加不方便的是,如果用户更换手提包,这种方式就不能有效的给用户提供来电提醒了。
因此,提供一种针对手机等移动通讯终端的方便有效的来电提醒方式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及其来电提醒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移动通讯终端在封闭空间内无法有效提醒用户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讯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喇叭控制模块、马达控制模块,以及:
用于检测环境光的强度并将环境光强度的数值提交给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光敏传感模块;
用于检测手机的麦克风所接收到的来电提醒音频能量的麦克音频能量检测模块;
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指令控制喇叭控制模块和马达控制模块的强烈提醒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音频能量检测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并将麦克音频能量数值提交给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讯终端的来电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新来电进入时通过光敏传感模块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并判断环境光线强度是否小于一个事先设定的阈值A;
步骤b,如果环境光线强度小于事先设定的阈值A,则获取喇叭音频能量和麦克音频能量并判断麦克音频能量与喇叭音频能量的比值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B;
步骤c,如果麦克音频能量与喇叭音频能量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B,则进入强烈提醒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如果麦克音频能量与喇叭音频能量比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B,则判断时间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C;
步骤c2,如果未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C,则重新执行步骤a,如果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C,则进入强烈提醒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d:判断强烈提醒模式持续的时间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D,如果超过,则结束流程,如果未超过,则继续保持强烈提醒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如果判断环境光线强度不小于事先设定的阈值A,则直接结束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如果麦克音频能量与喇叭音频能量比值不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B,则直接结束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通过检测喇叭音频电压获取其音频能量,通过麦克音频能量检测模块采集麦克音频的电压数据获取其麦克音频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的强烈提醒模式包括通过强烈提醒控制模块控制喇叭控制模块将来电提醒的音量加大,同时将铃声切换成强烈铃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的强烈提醒模式包括通过强烈提醒控制模块控制马达控制模块将振动调至最大。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讯终端及其来电提醒方法能够通过根据环境光强度和麦克音频能量与喇叭音频能量比值来判断用户是否将手机等移动终端放置在手提包等封闭空间内,并在必要的时候进入强烈提醒模式,对用户进行强烈的提醒,防止用户漏接电话或短信,使用非常方便和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讯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讯终端的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9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弦月钻
- 下一篇:大型箱体类工件侧面和侧面孔加工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