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芩黄酮抗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感染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9928.2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曲敬来;刘玉玲;高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敬来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7048;A61K36/539;A61P3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 黄酮 抗甲型 流感病毒 感染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可用于抗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感染的黄芩黄酮类活性物质, 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将黄酮类活性物质与药剂学上允许的赋形 剂混合,制成患者可接受的制剂和卫生用品,用于治疗或预防甲型新型H1N1流 感、甲型H1N1流感及甲型H3N2流感。
背景技术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致病株主要是甲、乙型,丙型基本不致 病。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几次世界性流感流行的主要病原体,而且目前世界上流 行的也多为甲型。目前为止,甲型流感病毒共有15种不同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 酶被分离鉴定,可分为多种亚型,如H1N1,H1N2,H2N2,H3N2等。自发现流感 病毒,20世纪中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 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2000万以上。 我国从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 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2003年爆发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引起 的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病毒A(H1N1)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人感染甲型H1N1 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 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 亡。猪流感首发于1917年的澳大利亚,死亡人数估计5千万;1976年2月美国新泽 西洲迪克斯堡新兵营中发生了一起猪(H1N1)亚型毒株流感事件,约200余人被感 染,一人死亡;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美国只发现过12例人感染猪流感病例, 其中11人与猪有过直接接触;2007年菲律宾发现猪流感,死亡率占到受感染人的 10%;2009年4月,墨西哥爆发大规模的猪流感,这种病毒已被证实经由人-人形 式传播。在人际传播时,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 在人群间传播,给全球人类造成的社会及经济危害难以预计。2009年4月30日中 国卫生部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 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通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在人类中引发流行的最为常见除了甲型H1N1流感,甲 型H3N2流感也给人类带来重大恐慌和损失。
目前,国内外对流感的防治方法就是根据抗原抗体学说运用疫苗来预防流感 的发生,但疫苗在几次流感的预防观察中都未能控制流行,其原因是流感的抗原 不断发生着变异,疫苗往往也就失去效力。而用于抗甲型流感病毒的药物,如金 刚烷胺、甲基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病毒唑和干扰素等,基于病毒的变异性及药 物的耐药等问题,使流感病毒的防治问题仍很严峻。从美国最近的甲型H1N1流感 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由Gilead公司推出的口 服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oseltamivir早期应用对甲型流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 因其价格昂贵,临床上应用不广。因而,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实 际意义。
中药不仅具有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还有抑制病毒复 制、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解热镇痛及抗菌消炎等综合功效,其在防治 流感病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黄芩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 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又名子芩、条芩、独尾芩、鼠尾芩、黄 芩条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是中医治疗肺热的要药, 在我国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安全性好,被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并列为中品。 黄酮是黄芩中的重要活性物质,主要包括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 汉黄芩素(wogomin)、汉黄芩苷(Wogonoside)等四种成分,其中以黄芩苷和黄 芩素活性较强。黄芩素化学名称为5,6,7-三羟黄酮黄芩苷。黄芩素7位羟基被 取代后形成的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即为黄芩苷。黄芩素为黄芩苷的苷元,两 者具有类似的药理活性,化学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敬来,未经曲敬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9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