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套中耕管理机的覆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0848.9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南冠文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61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套 中耕 管理 覆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膜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单台覆膜机由机架、两个边轮、传动机构、培土轮、压膜轮、覆膜架、覆膜轴组成。它在使用时挂在拖拉机后面,将拖拉机动力传动部分与覆膜机传动机构实施对接才能使培土旋转,使之抛土压膜。其结构较为复杂,具拖拉机无论是四轮还是两轮再拖着覆膜机的两轮形成较大空间转弯困难,只适用平整地面,不适用于地貌较差耕地。
而中耕管理机由机架、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培土轮、行走部分组成,其行走部分为单轮结构,机架后侧设置一个小尾轮,由于单轮结构行走转弯非常灵活,比拖拉机更适用于起伏不平的耕地,若在单轮中耕机后面挂单台覆膜机,则还需要实施动力传动对接,对接结构复杂且操作程序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配套中耕管理机的覆膜机。
本发明的方案是:覆膜机由机架、边轮、压膜轮、覆膜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由方形空心管型的横杆、横杆一端固定的对接结构、横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边轮架结构、横杆中部套装的两个覆膜架及两个压膜轮架结构组成;中耕管理机上增设对应于横杆对接结构的机上对接结构,两对接结构为插接式结构或是连接板螺栓锁定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中耕机单轮结构比拖拉机两轮结构更适合在山路及耕地地貌复杂环境中行走,配套上该覆膜机则能完成拖拉机不便行走的地貌,具单轮转弯操作相对灵活,具不需另配动力或不必实施动力传动对接,结构合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膜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边轮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是:覆膜机由机架、边轮(3)、压膜轮(2)、覆膜架(4)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由方形空心管型的横杆(10)、横杆(10)一端固定的对接结构、横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边轮(3)架结构、横杆(10)中部套装的两个覆膜架(4)及两个压膜轮(2)架结构组成;中耕管理机(1)上增设对应于横杆(10)对接结构的机上对接结构,两对接结构为插接式结构或是连接板螺栓锁定结构。
边轮(3)架结构为一个U型叉下端横轴上套装边轮(3),U型叉上端固定的U型叉升降轴(7)活套在U型叉升降套(8)内,U型叉升降套(8)一侧开有螺纹孔,螺纹孔上套旋调整螺栓,U型叉升降套(8)另一侧固定有方形套筒,该方形套筒套合在横杆(10)上,方形套筒上同样设有螺纹孔及调整螺栓;两个覆膜架(4)末端设置有膜轴孔,两膜轴孔分别动配合套在一根膜轴两端,覆膜架(4)另一端固定有方形套筒,该方形套筒套合在横杆(10)上,方形套筒上同样设有螺纹孔及调整螺栓;压膜轮(2)架结构膜轮升降轴(6)下端安装压膜轮(2),膜轮升降轴(6)活套在膜轮升降套(5)内,膜轮升降套(5)一侧开有螺纹孔,螺纹孔上套旋调整螺栓,膜轮升降套(5)另一侧固定有方形套筒,该方形套筒套合在横杆(10)上,方形套筒上同样设有螺纹孔及调整螺栓。
横杆(10)中部与对接结构之间固定一个斜杆加强筋,以强化横杆(10)牢靠性。
插接式结构为中耕机上对接结构设置两个间距套筒,覆膜机对接结构为横杆(10)一端固定有两根对应插轴,两插轴插入间距套筒用螺栓锁紧。
连接板螺栓锁定结构为中耕机上固定一平板与覆膜机横杆(10)一端固定的对应平板皆有若干个对应孔,用螺栓穿过两板对应孔锁定。
压膜轮(2)架结构可松开调整螺栓,升降轴可以升降后锁定,达到高低调整目的。同理方形套筒螺栓可实施该结构的横向位置调整。同理可实施边轮(3)架纵横向调整。
覆膜时,先将覆膜机与中耕机实施对接,并调整好边轮(3)与压膜轮(2)高度,而后装上薄膜筒,将薄膜一端用土块压住,中耕机为操作灵活,此时中耕机尾轮可以在前,开机行走时中耕机培土轮旋抛出泥土压在薄膜的一侧,而另一侧泥土压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铲土压膜,一种是中耕机专门再作一次单侧抛土压膜。
解决了拖拉机因山路窄或地块小、地貌不平度大无法到达的地块覆膜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南冠文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南冠文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08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烯啶虫胺组合物环境友好新剂型
- 下一篇:会合联盟内的近邻间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