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材料及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1111.9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洲;王怜咏;蔡馨仪;汤婕茵;莫启能;吕绍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9/52 | 分类号: | C09K19/52;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材料 光学 补偿 弯曲 模式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液晶材料,包括:
一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分子;以及
一弯曲型分子,具有式(1)所表示之结构:
式(1)
其中,A代表下列其中一分子式:
其中,L代表氢或氟,而r值为1,2,3,4,5,6,7或8;X代表酯基(COO);
B代表下列其中一分子式:
其中,L代表氢或氟,而r值为1,2,3,4,5,6,7或8;
C代表烷基(alkyl)、烷氧基(alkoxyl)、烷羰基(alkylcarbonyl)或具有1~12个碳原子的酯化物群(alkoxycarbonyl grou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型分子结构具有下列式(2)~式(6)所表示之结构至少其中之一: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型分子与所述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分子的重量比例介于0.0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型分子与所述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分子的重量比例为0.5%。
5.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动组件数组基板;
一对向基板,所述对向基板具有一对向电极;以及
一液晶材料,配置于所述主动组件数组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液晶材料包括:
一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分子;以及
一弯曲型分子,具有式(1)所表示的结构:
式(1)
其中,A代表下列其中一分子式:
其中,L代表氢或氟,而r值为1,2,3,4,5,6,7或8;X代表酯基(COO);
B代表下列其中一分子式:
其中,L代表氢或氟,而r值为1,2,3,4,5,6,7或8;
C代表烷基(alkyl)、烷氧基(alkoxyl)、烷羰基(alkylcarbonyl)或具有1~12个碳原子的酯化物群(alkoxycarbonyl grou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型分子结构具有下列式(2)~式(6)所表示之结构至少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型分子与 所述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分子的重量比例介于0.01%~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型分子与所述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分子的重量比例为0.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向基板更包括一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配置于所述对向电极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补偿弯曲型模式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数组基板包括:
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
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各薄膜晶体管分别与其中一扫描线和一数据线电性连接;以及多个画素电极,所述各画素电极分别与其中一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1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