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光催化氧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1279.X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付贤智;林诚;李晓伟;刘平;吴棱;戴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78;C02F1/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 氧化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光催化氧化反应装置。
技术背景
水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工业污水治理是人类社会当前广泛关注的一 个水环境保护问题,随着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后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 题的有效途径,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更为严重的,当各种有机物随工业废水排放,由于这 些有机物有毒、致癌,有的有挥发性,进入大气中,威胁着人类健康,而常规的物理、化学、 生物方法难以满足净化处理在技术和经济上的要求,这类废水的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这类有机物污水采用的臭氧氧化处理方法,这是基于臭氧是一种优良的强氧化剂,氧 化电位高,能够氧化许多有机物,容易与不饱和键反应,如烯烃、芳香族化合物、蛋白质、 氨基酸、有机胺、木质素和腐殖质等。采用臭氧氧化处理有机废水具有反应速度快、无二次 污染,但是单纯使用臭氧氧化法处理废水存在臭氧利用率低、氧化能力不足及臭氧含量低等 问题。为此,发展了提高臭氧氧化效率的相关组合技术,其中臭氧/双氧水氧化法、臭氧/UV 氧化法、臭氧/UV/双氧水氧化法等组合方式,还有如将臭氧与光催化相结合用于工业污水 的处理,专利ZL 02274525.4,ZL200520119661.2和ZL200520068468.0公开了利用臭氧与光 催化反应相结合的处理工业废水的装置,均包括了光反应器,臭氧发生器,气液混合泵等主 要设备。利用臭氧与光催化的协同效应,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但是这些流程中采用气液 混合泵实现臭氧与污水的混合,仍存在着系统操作压力高,或臭氧利用率低与传质效率低, 或操作费用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光催化氧化反应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气液之间的良好混 合溶解,以提高臭氧在液体中的浓度和利用率,进而保证了光催化反应能在充足的氧化气体 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加快了光催化氧化反应速度,从而保证净化污水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污水贮槽、污水输送泵、无泡供气装置、光催 化氧化反应器和气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泡供气装置包括竖置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污 水输送泵的输出口相连接的污水进口,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气液输出口,所述壳体的内腔内 设有由一组间隔布设的中空纤维膜丝组成的中空纤维膜束,所述中空纤维膜束与壳体内壁之 间、两相邻中空纤维膜丝之间均设有污水流动缝隙,所述壳体的内腔下侧设有用于安装固定 中空纤维膜束下端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周部与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以防止污水经污 水进口进入壳体的进气端内,所述壳体的进气端的下部设有与气源的输出口相连接的进气口, 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其内腔分别与壳体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液输出口与光催化氧化反应器 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的上部设有出水口与排气口。
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利用率,进而保证了光 催化反应能在充足的氧化气体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加快了光催化氧化反应速度,从而保证净 化污水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其市场前景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所示,该气液光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包括污水贮槽1、污水输送泵19、无泡供气装置 7、光催化氧化反应器10和气源14,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泡供气装置包括竖置的壳体23,所 述壳体设有与污水输送泵的输出口相连接的污水进口18,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气液输出口6, 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有由一组间隔布设的中空纤维膜丝24组成的中空纤维膜束12,所述中 空纤维膜束与壳体内壁之间、两相邻中空纤维膜丝之间均设有污水流动缝隙,所述壳体的内 腔下侧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中空纤维膜束下端头的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的周部与壳体的内壁 密封连接,以防止污水经污水进口进入壳体的进气端16内,所述壳体的进气端的下部设有与 气源的输出口相连接的进气口17,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其内腔分别与壳体的进气端相连通,所 述气液输出口与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的进口11相连接,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的上部设有出水 口9与排气口8。
上述的气源为臭氧发生器或装有臭氧的气体钢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2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粉末涂料
- 下一篇:一种陶瓷板艺术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