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吸顶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1603.8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詹镇安;陈仁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华鸿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9/28;H01Q13/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DMA、GSM、DCS、PHS、3G、WLAN频段的新型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现代社会电子领域不可缺少的关健性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射与接收信号的工作效率能否得到完全发挥。目前的吸顶天线的结构是采用双铝合金套筒和几个耦合振子组合而成,其特点是成本高,一致性比较差,生产的效率低和调试的不稳定性,辐射有一定的方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调试方便的新型吸顶天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吸顶天线,包括盖板、外罩及辐射体,所述辐射体设于盖板下方,外罩设于盖板下方并将辐射体包容在其内侧,所述辐射体包括上锥振子、下锥振子、隔离片、同轴电缆和耦合振子,所述上锥振子是由铝合金冲压成型的中空结构,上锥振子的顶部具有水平延伸的展开部,所述上锥振子通过其展开部呈倒立状设于盖板下方,所述下锥振子是由铝合金冲压成型的中空结构,下锥振子的顶部与上锥振子的底部通过间隔片间隔3~15mm设置,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与上锥振子连接,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与下锥振子连接,耦合振子设于上锥振子外侧壁与下锥振子外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辐射体从原来的双套筒振子改变成为冲压成型,在原来的基础上节省了很多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改善了调试难、稳定性差和有方向性等不足之处,所制得的吸顶天线具有宽频带、低驻波及高增益等优点,适用于室内宽频覆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吸顶天线,其包括盖板1、外罩2、上锥振子3、下锥振子4、同轴电缆5、间隔片6、螺柱7、耦合振子8及固定螺母9,其中,螺柱7的一端穿设于盖板1中部,固定螺母9旋设于盖板1底面所述螺柱7的端部,这样当螺柱7的另一端与天花板相固定时,盖板1及其上的外罩2、辐射体等都被吊设在天花板上,螺柱7为轴向中空结构,同轴电缆即通过该中空部分穿入到盖板1下方与辐射体连接。所述辐射体设于盖板1的下方,外罩2罩设于盖板1的下方并将辐射体包含在其内侧,所述辐射体包括上锥振子3、下锥振子4、隔离片6、同轴电缆5和耦合振子8,所述上锥振子3是由铝合金冲压成型的中空结构,上锥振子3的顶部具有水平延伸的展开部,所述上锥振子3通过其展开部呈倒立状设于盖板1下方,上锥振子3的结构尺寸为:锥底为锥顶为展开部且锥底到锥顶的高度为30mm。所述下锥振子4是由铝合金冲压成型的中空结构,下锥振子4的顶部与上锥振子3的底部通过间隔片6间隔10mm设置,下锥振子的尺寸为:锥底为锥顶为锥底到锥顶的高度为40mm,同轴电缆5的外导体与上锥振子3连接,同轴电缆5的内导体与下锥振子4连接,耦合振子8设于上锥振子3外侧壁与下锥振子4外侧壁之间,且耦合振子8与上锥振子3固定的位置距离上锥振子3顶部的距离为30mm,耦合振子8与下锥振子4固定的位置距离下锥振子4顶部的距离30mm,耦合振子8是采用铝合金冲压而成,其尺寸为:长40mm×宽5mm×厚1mm,间隔片6采用低损耗介质材料的塑料注塑而成,同轴电缆是普通RG-58U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华鸿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华鸿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