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氟化硫浓度的双光路激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1670.X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9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达;蔡声镇;吴允平;卢宇;吴进营;李汪彪;关健;陈锦凯;吴燕;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G02B7/182;G02B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7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氟化硫 浓度 双光路 激光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及环保领域气体含量测量方法,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六氟化硫浓度的双光路激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SF6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是一种高电气强度的气体绝缘介质,具有很好的灭弧和绝缘性能,故被广泛地应用在高压变电站的电力设备中,如SF6高压断路器、SF6封闭组合电器(GIS)等。当GIS设备内的SF6气体发生泄漏,将使SF6气体的浓度和压力降低,导致其灭弧和绝缘能力降低,设备的安全运行得不到保证,严重时将产生重大供电事故。此外,SF6气体无色、无味,人的感官无法识别,而且其比重比空气大,一旦泄漏将排斥空气并沉积在室内地表上方,对进入开关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我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特别规定,在相关场所必须安装O2和SF6检测报警装置。
目前用于SF6气体泄露检测的方法主要有:(1)负电晕放电探测法;(2)紫外线电离法;(3)声波检测法;(4)红外成像检测法;(5)光谱吸收检测法。其中光谱吸收检测法测量范围宽、精度高、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成本较红外成像检测法低,适合于大范围的在线实时检测。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34423.6)发明了六氟化硫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及其六氟化硫气体激光探测器,提出了一种SF6气体激光探测器,包括激光管、采样室、采样通道、光电传感器;专利(申请号:200410103239.8)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SF6)气体检测方法,通过红外光源照射样品池,在被测处的另一边设有光电探测器,通过光电探测器给出红外光谱强度的变化量,即可获得被测处SF6的含量状况。总体来看,上述发明均采用了一个激光(红外)光源,一个探测器,利用SF6气体对特定光谱的吸收特性服从朗伯-比尔(Lambert-Beer),以获取其含量。但由于普通激光器输出的光谱功率稳定性差,难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专利(申请号:200610040630.7)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光谱法的高灵敏SF6大范围监测仪,安装有一个电机驱动的斩波器,斩波器为一表面镀有金属膜的转盘,转盘上有缺口,激光光束经转盘上金属膜反射到达其中一个光强探测器,激光光束经转盘上缺口到达另一个光强探测器。虽然采用了两个光强探测器以提高测量精度,但监测仪的构造较复杂。因此,针对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的SF6气体浓度测量方法为主的研发,实现开关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对于保障SF6设备的安全运行乃至电网的正常运转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氟化硫(SF6)浓度的双光路激光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光谱吸收法的测量精度,克服了现有光谱吸收检测法存在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
装置由CO2激光器、原始功率测量光强探测器、空气输送泵、SF6气体浓度测量光强探测器、气体分析室、光学全反射镜片器B、光学半波镜片器、光学全反射镜片器A构成,CO2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通过光学全反射镜片器B、光学半波镜片器、光学全反射镜片器A将器件相连。测量时,CO2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经过光学全反射镜片器B全反射后,进入光学半波镜片器,半波镜片器将激光器射出的光束分为两束,一束到达原始功率测量光强探测器,作为激光器发射的原始功率测量,另一束到达SF6气体浓度测量光强探测器,作为SF6气体浓度测量。
所述的光学全反射镜片器B内有光学全反射镜片B,与CO2激光器发出的入射激光光束呈45°设置;
所述的光学全反射镜片器A内设有光学全反射镜片A,与入射激光光束呈45°设置;
所述的光学半波镜片器内有半波镜片,与入射激光光束呈45°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重放装备
- 下一篇:分发器具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