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非织造旗帜面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2343.6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秉臣;黄清保;杨道光;黎朝;粘伟诚;洪明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8 | 分类号: | D04H1/4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2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织造 旗帜 面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旗帜面料的制作方法,具体是一种非织造旗帜面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旗帜代表着特殊的象征与意义,因此,在大型活动和不同会议场所都能见到不同色彩与图案的旗帜,其种类繁多,如常见的旗帜有国旗、党旗、军旗、会旗等等,并且制作旗帜的材料也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旗帜面料是以传统纺织技术所制作的旗帜面料,这类纺织面料所制成的中小型旗帜如桌旗、手摇旗、车旗在实际使用的缺点是:旗帜自然竖立状态时,整个旗面会出现垂落折皱形态,不仅影响旗帜的美观而且较容易遮盖旗面图案,因此,在使用中小型旗帜时要选定悬挂角度或是借助气流阻力尽量使旗面展开。另一种是非纺织面料材质,如塑质、金属、其它复合材质为材料的旗帜制品,虽然旗面具有平直性与硬挺度,但旗面极易折弯或是断裂,而且安全性与折后的回复性能也较差,更重要的是易断裂并形成刃角,在儿童的群体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挺度性能好、折弯不易断裂、以及折痕回复性能比较优异的新型非织造旗帜面料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非织造旗帜面料的制作方法,以5-10wt%的聚丙烯纤维与90-95wt%的聚酯纤维为原料;此原料依次通过开松混合工序、喂入工序、梳理工序、铺网工序、针刺工序和热轧工序制成本发明的非织造旗帜面料。
上述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的细度为0.9D-4D,长度为38-61mm。
上述开松混合工序为:对上述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进行充分开松与混合,使其混合均匀。
上述喂入工序为:将开松混合后的上述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喂入梳理机内,控制喂入纤维的重量及速度,使纤维的喂入线速为0.5-2m/min,喂入纤维量为2-3kg/m2。
上述梳理工序为:通过梳理机对喂入的纤维进行充分的梳理,得到纤丝均匀的纤网;梳理机的主锡林转速控制在150-300r/min;室内温度控制在15-30℃,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
上述铺网工序为:对经梳理得到的纤网进行反复重叠使其克重达到50-150g/m2。
上述针刺工序为:对铺网后的纤网进行针刺加固;先预刺,再通过上下主针刺加固纤网以形成针刺素毡;其针刺深度控制在5-12mm,针刺密度控制在200-400针/cm2,针刺素毡的厚度控制在0.5-2mm。
上述热轧工序为:将针刺素毡进行热轧,热轧温度控制在130-150℃,并控制热轧后的针刺素毡的厚度在0.5-1.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本发明方法制作出的非织造旗帜面料具有以下特点:
1)硬挺度可控性:因其原料为化纤,再经高密度针刺加固技术与高温热轧技术处理使部分聚丙烯纤维硬化,从而有效控制其面料的硬挺度;
2)耐折性能与折痕回复性能好:因其面料含有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并采用非织造针刺技术加工与热轧技术处理,使其面料具有纺织面料的耐折特点,折弯不易断裂,同时也具有良好折痕回复性;
3)使用安全性能高:因其采用化纤为原料,并且具有传统纺织面料的软性特征与耐折性能,保证了旗帜面料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非织造旗帜面料的制作方法,在梳理工序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5-30℃,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并控制喂入线速为0.5-2m/min,喂入纤维量为2-3kg/m2,梳理机的主锡转速控制在150-300r/min,这样可有效防止纤维梳理过度或是成网不均匀的问题;加固后针刺毡在热轧温度控制在130-150℃,毡的厚度控制在0.5-1.5mm,这样可达到针刺毡旗帜面料硬挺度和毡面光洁的可控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非织造旗帜面料的制作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备料:准备5wt%的聚丙烯纤维和95wt%的聚酯纤维,这两种纤维的细度均为0.9-4D,长度均为38-61mm;
2)开松混合:按上述配比将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并均匀混合在一起;
3)喂入:通过喂入装置将经开松混合的纤维喂入梳理机,控制喂毛机喂入纤维的重量及速度,将其喂入线速控制在0.5-2m/min,喂入纤维量控制在2-3k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