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钢铁在自来水或海水中腐蚀的新型缓蚀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2582.1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良生 |
主分类号: | C23F11/18 | 分类号: | C23F11/18;C23F11/16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钢铁 自来水 海水 腐蚀 新型 缓蚀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抑制钢铁在自来水或海 水中腐蚀的缓蚀剂(简称FX缓蚀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缓蚀剂法抑制钢铁在自来水或海水中腐蚀不仅有效,而且较 为简便。例如,商品名为PC-602水质稳定剂实质上就是一种兼具阻 垢功能的磷系缓蚀剂〔《中国腐蚀与防腐学报》,1988,8(1):61 〕。它是由多元醇磷酸酯、多元醇聚磷酸酯、聚磷酸盐和正磷酸盐组 成的,当浓度为300ppm时,对A3钢的缓蚀率高达98%(失重法)。又 如,李海明等人的研究报告指出:由葡萄糖酸盐、有机多酸盐、钼酸 盐、磷酸盐和锌盐组成的复合缓蚀剂浓度为150ppm以上时,对海水 中碳钢的缓蚀率高达90%〔第六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9:50~57〕。虽然上述两例都具一定的代表性,但亦存在种种问 题需要改进和克服。前者用于自来水介质,后者用于海水介质,它们 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使用范围有限;前者所需剂量较大,成本高;后者 缓蚀剂抑制浓度虽然较低,但钼酸钠价格昂贵,成本高,且缓蚀率偏 低,有待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钢铁在自来水或海水中腐蚀的 缓蚀剂(简称FX缓蚀剂)及其使用方法。这种缓蚀剂高效、廉价、 无毒,且能同时适应自来水介质和海水介质,可取代以往那些同类缓 蚀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及其作用原理如下:
(1)利用“分子裁剪法”合成磷酸三乙醇胺,进一步加强了缓 蚀物质分子内部醇胺基团和磷酸根之间协同缓蚀作用。它在水中溶解 氧的协同作用下,能在钢铁表面形成磷酸三乙醇胺化学吸附膜和 γ-Fe2O3、Fe3O4和FePO4等多层保护膜,并且由于它支链多,当膜破 损时尚具自修复能力。
(2)把磷酸二氢锌引入缓蚀剂中,它与正磷酸盐(如Na3PO4) 或非水解锌盐(如ZnSO4)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磷酸二氢锌具有水 解性,能在钢铁表面微电池的阴极反应处形成不溶性的Zn3(PO4)2沉积 膜,正磷酸盐和非水解性锌盐则没有这种性能。磷酸二氢锌能电离, 磷酸根在溶液中溶解O2的协同作用下,与Fe2+反应,在钢铁表面形成 不溶性的FePO4沉积膜,其作用与正磷酸盐相同。而Zn2+有可能以 Zn(OH)2的形式形成阴极型的沉积膜,这种膜虽不太牢固,但能增效。 其作用同非水解性的锌盐。
(3)在缓蚀剂中引入兼有缓蚀作用和阻垢作用的三聚磷酸钠, 使缓蚀剂兼具一定的阻垢功能。
(4)在缓蚀剂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由于其分子中具有多个杂 化原子氮,可与Fe2+或是钢铁表面裸露的铁原子络合,形成化学吸附 膜,对抑制碳钢在含氯水溶液中腐蚀十分有效。
(5)通过复配试验,达到优化组合。实验表明:由磷酸三乙醇 胺、磷酸二氢锌、三聚磷酸钠和六次甲基四胺组成的缓蚀剂,配合完 美,协同作用显著,对抑制钢铁在自来水或海水中腐蚀特别有效。
一种抑制钢铁在自来水或海水中腐蚀的缓蚀剂是由20%~40%磷 酸三乙醇胺、20%~40%磷酸二氢锌、20%~40%三聚磷酸钠、10%~30% 六次甲基四胺组成的,磷酸三乙醇胺与磷酸二氢锌的重量比为1∶1。
使用方法:根据自来水或海水介质的重量、缓蚀剂最佳的抑制浓 度以及缓蚀剂组份配比,可以计算出缓蚀剂各组份的用量。三聚磷酸 钠和六次甲基四胺可取适量水,搅拌溶解后加入自来水或海水介质 中,而所需的磷酸三乙醇胺和磷酸二氢锌最好配制成混合液的形式加 入,该混合液的组份按重量比为∶磷酸三乙醇胺∶磷酸二氢锌∶水=1∶ 1∶2。
该缓蚀剂的使用浓度为75ppm~25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良生,未经郭良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