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来酸异醇双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2693.2 申请日: 2009-10-22
公开(公告)号: CN101698703A 公开(公告)日: 2010-04-28
发明(设计)人: 戴李宗;袁丛辉;廖翌滏;林苏娟;邓远名;许一婷;谢聪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8G65/48 分类号: C08G65/48;C07C69/60;C07C67/08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陈永秀;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马来 酸异醇双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马来酸双酯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马来酸酯用途广泛,常用作表面活性剂、KL共聚物、塑料增塑剂、KH共聚物、食品添加剂、流平剂、润湿剂、油品添加剂、流平剂、润湿剂、水性齐聚物、有机锡热稳定剂及皮革助剂的合成中间体等,其衍生物可以做高效杀虫剂、织物渗透、印染、乳化等助剂,在精细化工、化学助剂领域均有着较大的应用(丁传忠,杨新玮.纺织染整助剂[M].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48)。

马来酸酯的合成方法以及工艺路线当前已有较多的研究,主要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马来酸单酯的合成。当前对于马来酸单酯合成路线及机理的研究较为成熟。大多数醇与马来酸酐单酯化反应是不可逆反应,而且酸酐分子的活性较高,酰基化能力较强,在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很容易进行。为防止双酯的生成,反应一般在较低的温度75~80℃进行,并且控制马来酸酐与醇的摩尔比为1∶1.1。VoraA等(VoraA,Bharambe D P.Polymericflow improver[J].Ind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1993,13(9):633-635)合成了一系列的马来酸单酯,并详细探讨了该系列单酯对聚合物的增容作用;胡振锟等(胡振锟,狄超.马来酸单辛酯和苯酐单辛酯的制备[J].江苏化工,2003,31(1):38-39)研究了无催化剂无溶剂条件下合成马来酸单辛酯的工艺条件,通过控制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制备了产率较高的目标产物;姜继堃等(姜继堃,张志良,李天铎.马来酸单酯的合成方法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的而研究[J].皮革与化工,2009,26(3):15-16)分别合成出了马来酸单乙酯、马来酸单丙酯和马来酸单丁酯,并建立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马来酸单酯转化率的方法;另外宁正祥等(CN 200810029819.5,低聚果糖马来酸酯的制备方法)利用低聚果糖和马来酸酐反应,成功的制备了低聚果糖马来酸单酯。

(2)马来酸双酯的合成。马来酸双酯需要经过两步酯化反应才能获得,第一步酯化反应较容易,在较低温度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即能进行,而第二步酯化反应较难进行,一般需要使用催化剂。黄克明等(黄克明,刘宝生,陈英,张锡鹏.马来酸双十六酯的合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3(3):13-15)以马来酸酐和十六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双十六酯;崔希丽等(崔希丽,李天铎,李俊英,张庆思.马来酸双十八醇的合成[J],中国皮革,2006,35(17):38-39)同样利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二甲苯为溶剂制备了马来酸双十八酯;吴雄岗等(吴雄岗,马政生,宋桂贤.钛酸酯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J],精细石油化工,2008,25(4):17-19)以马来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钛酸酯为催化剂,制备了马来酸二异辛酯。所述研究成果中,主要是关于马来酸同醇双酯的合成方法,而对于马来酸异醇双酯制备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其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马来酸异醇双酯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马来酸异醇双酯为马来酸长链脂肪醇聚乙二醇双酯,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n为聚乙二醇的聚合度,m为长链脂肪醇的链段长度。

所述长链脂肪醇包括十二醇、十三醇、十四醇、十六醇、十八醇、正二十二醇、正二十六醇等。

所述聚乙二醇(PEG)分子量为200~20000。

马来酸异醇双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马来酸酐、长链脂肪醇以及阻聚剂溶解于溶剂中,在50~120℃的环境下反应2~48h后,得马来酸单酯:

2)将马来酸单酯、聚乙二醇、阻聚剂、催化剂溶解于溶剂中,在回流温度下反应2~28h后,蒸除溶剂,得马来酸长链脂肪醇聚乙二醇双酯。

所述马来酸酐、长链脂肪醇以及聚乙二醇之间的摩尔比为1∶(0.1~9)∶(0.1~9)。

所述阻聚剂为能够稳定、捕获自由基的化合物,如酚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芳胺、氯化铁或氯化铜等。

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磺酸、杂酸酯以及无机强酸等,如对甲苯磺酸、钛酸酯或浓硫酸等。

所述溶剂为甲苯或对甲苯等。

所述阻聚剂的用量为各步骤原料总量的0.01%~5wt%。

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01%~5wt%。

所述溶剂的用量为各步骤原料总量的50%~500w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