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质瓷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2897.6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学涛;龚惟扬;李锦堂;严星煌;陈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00 | 分类号: | C04B35/00;C04B35/057;C04B35/64;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骨质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质瓷的坯体的原料及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骨粉45%~55%,粘土255%~34%,石85%~14%,石英85%~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质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质瓷的坯体的原料及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骨粉50%,粘土27.27%,长石13.64%,石英9.0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骨粉烘干、煅烧后,随炉冷却,球磨水洗后烘干,得球磨后的骨粉;
2)将粘土、长石和石英分别球磨,分别得球磨后的粘土粉、长石粉和石英粉;
3)将球磨后的骨粉、粘土粉、长石粉和石英粉混合,加入分散剂研磨,得骨质瓷浆料;
4)采用注浆成型法,将骨质瓷浆料倒入模具,成型后脱模,干燥,得坯体;
5)将干燥后的坯体进行修坯,然后入炉烧结后,随炉冷却后取出进行相关测试,得骨质瓷产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将骨粉烘干的温度为65~75℃,所述煅烧的升温速度为5℃/min,煅烧的温度为1100~1300℃,煅烧的时间时间为1h。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球磨的骨粉粒径为1~10μ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粘土粉的粒径为3~8μm,长石粉的粒径为1~5μm,石英粉的粒径为1~10μ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分散剂为水玻璃和柠檬酸钠复合解胶剂,水玻璃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为球磨后的骨粉、粘土粉、长石粉和石英粉总质量的0.2%,柠檬酸钠复合解胶剂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为球磨后的骨粉、粘土粉、长石粉和石英粉总质量的0.075%。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研磨的介质为锆球,所述锆球的球石级配按质量百分比为大球石占20%~23%,中球石占30%~40%,余为小球石。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质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240~1250℃,烧结的时间为30~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8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