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三明显性核不育为载体转导水稻目的基因的育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2964.4 申请日: 2009-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1707976A 公开(公告)日: 2010-05-19
发明(设计)人: 黄显波;邓则勤;林成豹;唐江霞;林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5509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三明 显性 不育 载体 转导 水稻 目的 基因 育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利用三明显性核不育的一种水稻育种方法。它专用于 水稻分子标记基因性状和可识别的基因性状的转导到目标亲本中的 一种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三明显性核不育的发现:2001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凤元 村进行两系核不育系育性鉴定时,在SE21S/Basmati 370组合编号为 S221的800多株F2代分离群体中发现1株雄性不育株与其他雄性不育 株的花粉败育形态不同的植株,其败育的花药形态特别,花丝、花药 细小,几乎呈线型,白色,花药不开裂。经测交回交、姐妹交的后 代育性分离调查,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1分离,以不育株为母本与普 通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育性呈1∶1分离,可育株后代分离不出 不育株,表明S221不育性受核内1对显性不育基因控制。经初步鉴 定为一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暂定名为“三明显性核不育(Sanming Dominant Genic Male Sterile)”,该研究论文《水稻三明显性核不 育基因的初步鉴定》发表在2008年第10期《作物学报》。

水稻育种中的特定性状改良如抗病性的改良通常选用抗病品种 与目标亲本杂交,然后用目标亲本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次的回交,获得 与目标亲本相似但抗病性得到提高的新材料,这就是转导水稻目的基 因到目标亲本中一种育种过程,回交过程其植株抗病性可以用田间鉴 定或分子标记的方法进行识别。这一育种方法应用于性状改良中仍存 在着问题:在用目标亲本杂交、回交过程中都需人工去雄(杀雄),导 致工作量较大;在去雄过程中存在不彻底的现象,会出现部分自交结 实,因而无法保证每次的回交结果的真实性,从而影响选择效果和育 种效率。

而目前已发现的水稻显性核不育: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和“8987” 的育性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对温度敏感型的雄性不育,花 粉败育是以典败和染败为主,用于转导水稻目的基因的回交育种存在 不育性受温度影响,败育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且不育株不易区别的问 题;(颜龙安,张俊才,朱成等.水稻显性雄性不育基因鉴定初报[J]. 作物学报,1989,15(2):174-181;邓晓建,周开达.低温敏显性核 不育水稻“8987”的育性转换与遗传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 12(3):376-382)。朱旭东等利用γ射线处理2个美国品种Orion和 Kaybonnet获得的雄性核不育突变体1783和1789,(朱旭东,J.Neil Rutger.显性雄性核不育突变体水稻的遗传鉴定.核农学报,2000, 14(5):279-283)以及舒庆尧等利用300GyCo-γ射线辐射早籼品种 浙9248干种子所诱发产生的显性雄性核不育系(舒庆尧,吴殿星,夏 英武等.60Coγ射线辐照诱发创造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系.核农学报, 2000,14(5):274-278),存在败育不彻底,仍有自交结实,花粉 败育是以典败和染败为主,花粉囊较膨大不易区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缺陷,利用三明显性核不育雄性 不育株的花药败育花丝、花药细小,花药不开裂,且为无花粉型,其 败育花药易于用肉眼识别的优点,在转导水稻目的基因的育种过程中 可免去人工去雄(杀雄)的步骤,而且保证了每次杂交的真实性,提供 一种利用三明显性核不育为载体转导水稻目的基因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选用三明显性核不育、目的基因亲本、目标亲 本、以目标亲本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次回交,其特征在于:

①选用含有三明显性核不育基因的水稻植株作母本与含有目的 基因的亲本作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植株;

②选用含有显性核不育基因的F1植株作母本与目标亲本作父本 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植株;

③在复交F1植株代分离群体中选择含有目的基因的三明显性核 不育植株作母本与目标亲本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BC1植株;

④在复交BC1植株后代分离群体中选用含有目的基因的三明显 性核不育植株作母本与目标亲本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BC2植株;

⑤在复交BC2植株代分离群体中选用含有目的基因的三明显性 核不育植株作母本与目标亲本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BC3植株,依次获 得回交BC4、BC5、BC6、BC7植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