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滴灌春小麦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3394.0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樊新文;王东升;任晖;高杨;任志斌;段瑞萍;樊士福;李新平;庄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148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5/06;A01C21/00;A01B79/02;A01C1/06;A01N47/18;A01N31/02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伯勤 |
地址: | 832048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春小麦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滴灌春小麦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北方过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春小麦种植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新疆土地多数存在连年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情况,由于棉花收获季节的原因,很多情况下会影响到冬小麦的播种,但由于目前的春小麦的种植产量较低,使得种植春小麦成为农场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因此其种植面积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春小麦单位产量的春小麦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滴灌春小麦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
播前准备:
土地平整:按常规要求对土地进行平整;
最好在土地平整前进行茬灌或秋耕的至少一种。
所述茬灌为:在前一年9月下旬之后进行茬灌,10月上旬结束,亩灌水量65~70立方米,要求灌溉均匀,不漏水,无积水。
所述秋耕为:碎杆后施基肥,亩施尿素8~10Kg,磷肥15Kg,耕翻深度28厘米以上,犁后平地达待播状态。
播种:在春季积雪融化时,当气温稳定通过1℃以上并且土壤解冻5~7厘米即可播种,播深3.5~4.5厘米,要求下籽均匀、不重播、不漏播、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确实、播行端直。
所述播量基本苗最好控制在38~42万株/亩。
补种:播完种后最好进行补种,及时补齐地头地边,地角和断条,做到满块满苗,对于粘土地可采用地头地边拉沙或地膜覆盖的办法,以保全苗。
上述的播种前最好采用撒土或撒沙破雪方法,以提前播种期,如有防风林林荫处积雪难以融化,最好铲除林荫处的积雪以利于机车播种。
播种的种子最好先进行严格精选,质量达到良种以上标准,即纯度≥99%、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没有燕麦及其它草籽混入,并且种子作如下处理:每100Kg种子加0.2~0.4Kg多菌灵加0.05~0.15Kg三十烷醇兑水2~4Kg拌匀。
铺管:在上述播种同时或播种之后铺设至少含有滴灌带(毛管)的滴灌管网,所述滴灌管网的毛管按如下要求铺设:
按小麦行播4~6行/管,行与行之间无毛管的常规行行距为:12~15厘米,铺设滴灌带行的行距为:15厘米~20厘米,上述的铺设滴灌管可以入土浅埋,深度≤3厘米,也可布设滴灌带于地表。
对于缺墒地块尽快布好滴灌支管、副管并连接滴灌带,注意检查,保证滴灌管网正常运行。
出苗水:对于不能保证原墒出苗的情况,最好滴水促苗,水量以两滴灌带间水印相接即可。
春小麦的田间管理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即苗期-拔节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成熟期。
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管理要求如下:
前期:苗期-拔节期管理
春小麦生长前期低温、多氮、水足的环境有利于延长小麦幼穗发育进程,提高幼穗分化强度,延长有效分蘖期,提高分蘖成穗率,早灌头水能适当地降低地温和近地面气温,可促进根系的发育,保证小麦健壮生长。
头水于2叶至3叶期进行,通过滴灌系统随水亩施尿素4~6Kg作苗肥,亩灌量40~50立方米。
小麦拔节前最好化控一次:亩施矮壮素280~300克、二甲四氯250~300克。
中期:拔节期-抽穗期
在小麦拔节期,即小麦挑旗前,穗形成期,要加大肥料用量,亩灌水40~60方左右,至少亩施下列中的一种:尿素8~10kg,磷酸二氢钾1~2kg。
后期:抽穗期-成熟期
小麦灌浆期,为了增加粒重,亩灌水30~40立方米,同时随灌至少亩施下列中的一种:尿素5~7kg和磷酸二氢钾1~2kg,如遇大风应停止灌水,防止造成倒伏。
对后期有早衰趋势的麦田,可适当补施尿素2-3kg/亩,以利于灌浆增加粒重;
小麦腊熟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增粒重,亩灌水量为15~25立方米。
蜡熟中期为适时收获期,收割前先把支管、副管收回,小麦收割完后,再回收滴灌带。
与常规春小麦种植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种植小麦具有以下优点:
1.省水:田间不设毛渠,减少输水和灌溉过程水分渗漏、地面蒸发、流失及土地不平灌水不均,造成的浪费现象。生育期田间灌水由原来每亩400-450m3左右,减少到300~350m3,节约25%左右;同时滴灌可控制性强,水份渗透在根际范围内,供水及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148团,未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148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3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浮床作物害虫气调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沟式起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