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包酸解卡液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3434.1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于佳水;刘涛光;付建国;李建国;倪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军 |
主分类号: | C09K8/00 | 分类号: | C09K8/00;E21B3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4009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包酸解卡液 及其 生产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钻井生产中使用的解卡剂的技术领域,是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及其生产 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田工业的不断发展,钻井任务越来越艰巨,钻井的井深逐渐向中深井、 深井及超深井发展,超深定向井、短半径水平井也逐渐增多,致使钻井难度加大,钻井设 备、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很多地层极易造成压差卡钻,此类卡钻在钻井卡钻事故中占的比 例最大。压差卡钻通常采用油基定段注入流体来解卡,主要是使用原油、柴油或解卡液浸 泡,以减少钻具与井壁的粘附面积及降低泥饼的摩擦系数,从而达到解卡的目的,但其效 果不能令人满意。根据实验室试验获得的有关卡钻的严重程度,压差卡钻被分为两种:普 通压差卡钻和极端压差卡钻。可通过使用常规油基定段注入技术对普通压差卡钻进行解 卡,但无法对极端压差卡钻事故进行解卡。处理这类卡钻事故通常需要进行震击、测卡、 爆炸松口、套洗打捞等作业,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工具、设备和处理时间(一般需要7 天以上),造成钻井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 方法简单,解卡时间短、见效快,减少了对钻柱和油井的损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至28%盐酸;40%至60%柴油;1% 至6%原油活化剂;1%至5%缓蚀剂;1%至2%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至28%盐酸和0.5%至6%氢氟酸; 40%至60%柴油;1%至6%原油活化剂;1%至5%缓蚀剂;1%至2%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至30%环烷酸;40%至60%柴油; 1%至6%原油活化剂;1%至5%缓蚀剂;1%至2%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至30%油酸;40%至60%柴油;1% 至6%原油活化剂;1%至5%缓蚀剂;1%至2%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至30%甲酸;40%至60%柴油;1% 至6%原油活化剂;1%至5%缓蚀剂;1%至2%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一种油包酸解卡液,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至30%乙酸;40%至60%柴油;1% 至6%原油活化剂;1%至5%缓蚀剂;1%至2%铁离子稳定剂;其余为水。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和/或选择:
上述原油活化剂为氯化三甲基十八烷基胺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或山梨醇酐单油酸脂;缓蚀剂为咪唑啉型;铁离子稳定剂为冰醋酸或柠檬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这样来实现的:上述油包酸解卡液的生产方法按下述步骤进 行: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所需要量的柴油和原油活化剂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外相油相; 在酸罐中加入所需要量的水,再向水中加入所需要量的盐酸、氢氟酸、环烷酸、油酸、甲 酸、乙酸和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内相酸液;其次,不断搅拌反应 釜中的油相,不断向反应釜中的油相中加入内相酸液,乳化均匀即得到油包酸解卡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这样来实现的:上述油包酸解卡液的使用方法按下述步骤进 行:在钻井压差卡钻时,首先确定卡点位置后,在卡钻井段定点注入5-30立方米油包酸 解卡液,注入4立方米的柴油作为隔离液以避免与钻井液接触;浸泡1.5小时,活动钻具 后,可以解卡。
本发明油包酸解卡液能与泥饼瞬时发生化学反应,破坏泥饼结构,使泥饼的化学结构 被破坏,使上述普通压差卡钻或极端压差卡钻得以解除,这种解卡方法对钻井液性能没有 不良影响,对钻柱和井壁也没有损害,采用这种方法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从而大 大提高了处理这类事故的速度,既节约时间又减少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 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论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军,未经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3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气二次气化节能器
- 下一篇:塑料管道自紧闷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