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门框气垫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3649.3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勇 |
主分类号: | B60R21/11 | 分类号: | B60R2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80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框 气垫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门框气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门,由于汽车门框由较硬的材料制造,常有使用者特别 是老人的头撞到汽车门框,造成头部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门框气垫,解 决汽车门碰伤使用者的头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门框气垫,包括有汽车门框、汽 车门及控制器,汽车门框上部设有气垫,气垫设有压缩空气接头,压缩 空气接头与压缩空气装置连接,气垫设有真空接头,真空接头与真空装 置连接,汽车门框设有传感器。汽车门打开时,压缩空气装置将压缩空 气送入气垫,气垫凸出于门框外,防止碰伤头。汽车门关闭时,压缩真 空装置将气垫内的压缩空气抽走,气垫收缩回门框内,方便关闭汽车门。
为了实现气垫的快速冲气与自动化控制,所述的压缩空气装置由空 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储罐、压缩空气管道及压缩空气电磁阀构成,空气 压缩机与压缩空气储罐连接,压缩空气储罐与压缩空气电磁阀连接,压 缩空气电磁阀与压缩空气管道连接,压缩空气管道与气垫的压缩空气接 头连接,压缩空气电磁阀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
为了实现气垫的快速抽真空与自动化控制,所述的真空装置由真空 泵、真空电磁阀及真空管道构成,真空泵与真空电磁阀连接,真空电磁 阀通过真空管道与气垫的真空接头连接,真空电磁阀通过控制线与控制 器连接。
汽车门框气垫的工作原理是:汽车门打开时,汽车门打开离开汽车 门框一段距离,设于汽车门框的传感器将开门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 器控制压缩空气装置工作,压缩空气装置将压缩空气送入气垫,使气垫 凸出于门框外,防止碰伤头;汽车关门接近汽车门框时,设于汽车门框 的传感器将关门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真空装置工作,真空装 置将气垫内的压缩空气抽走,气垫收缩回门框内,以方便关闭汽车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打开汽车门时,汽车门框的气垫冲气伸出, 由于气垫是软的,可以防止碰伤使用者的头;关闭汽车门时,气垫被抽 真空,气垫收回门框内,以方便关闭汽车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门框气垫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门框气垫充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汽车门框气垫抽真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汽车门框气垫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汽车门框气垫充 气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的汽车门框气垫抽真空结构示意图;汽车门 框气垫,包括有汽车门框1、汽车门2及控制器3,汽车门框1上部设有 气垫4,气垫4由橡胶或者塑料制造,气垫4设有压缩空气接头5,压缩 空气接头5与压缩空气装置6连接,气垫4设有真空接头7,真空接头7 与真空装置8连接,汽车门框1设有传感器9,传感器9通过控制线与控 制器3连接。
为了实现气垫4的自动控制充气,压缩空气装置6由空气压缩机10、 压缩空气储罐11、压缩空气管道12及压缩空气电磁阀13构成,压缩空 气电磁阀13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3连接。空气压缩机10与压缩空气储 罐11连接,压缩空气储罐11与压缩空气电磁阀13连接,压缩空气电磁 阀13与压缩空气管道12连接,压缩空气管道12与气垫4的压缩空气接 头5连接,压缩空气接头5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方向由气垫4外流向 气垫4内。气垫4设有密封型腔17,气垫4嵌在汽车门框1的塑料装饰 条18上,汽车门2不在汽车门框1位置,密封型腔17内充满有压缩空 气,气垫4凸出于汽车门框1的塑料装饰条18外。
为了实现气垫4的自动抽真空,真空装置8由真空泵14、真空电磁 阀15及真空管道16构成,真空电磁阀15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器3连接。 真空泵14与真空电磁阀15连接,真空电磁阀15通过真空管道16与气 垫4的真空接头7连接,真空接头7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方向由气垫4 内流向气垫4外。气垫4设有密封型腔17,汽车门2在汽车门框1位置, 密封型腔17的压缩空气被抽走,气垫4负压,气垫4凹陷于汽车门框1 的塑料装饰条18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 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乃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勇,未经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3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条自动封膜机
- 下一篇:轮胎受压力变形电路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