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医用充气式保温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3817.9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连发;张苗苗;蒋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医用 充气式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尤其是一种智能型医用充气式保温毯。
背景技术
在医疗手术过程中,病人的低体温现象时有发生,关系着手术效果甚至病人的安危。
针对这种低体温现象,目前的解决办法是:手术中通常采用电热毯、热水袋等保温措施,但这些措施存在着漏电、烫伤病人,且温度不易调控等问题;应用充气式保温毯对病人进行保温是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现象的有效办法,在国外的医院比较常用,且多数是美国CSZ公司和TYCO公司生产的手动式医用充气式保温毯。其中,CSZ公司生产的医用充气式保温毯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低速鼓风机渐进式输出气体,通过HEPA过滤系统进行过滤;而TYCO公司生产的医用充气式保温毯的主要特点是保温气囊采用双层结构,内置絮状物体,供气系统提供一定温度的暖空气。这些医用充气式保温毯均采用手动操作模式,即主要依赖医护人员根据病人当前的体温情况频繁调节输出气体温度,存在智能化程度低、操作繁琐、安全性差、温度调节速度较慢、不太稳定等缺陷,影响手术质量并可能危及病人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稳定性高的智能型医用充气式保温毯。
本发明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型医用充气式保温毯,包括供气系统、保温气囊及连接供气系统出气口和保温气囊进气口的输气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设置有与供气系统连接的调节与控制模块,与调节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操作控制面板、检测及显示模块和报警装置,检测及显示模块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为两个,一个设置在透气孔上,另一个放置在人体表面。
所述的检测及显示模块由A/D转换器、温度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组成,温度检测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器连接,A/D转换器、显示模块与调节与控制模块中的微处理器系统连接。
所述的调节与控制模块由微处理器系统和与之连接的控制电路组成,微处理器系统与供气系统中的加热、鼓风装置连接。
所述的操作控制面板由控制电路板和与之相对应的输入键盘组成,输入键盘设置在控制电路板相对应的触点位置上,控制电路板与调节与控制模块中的微处理器系统连接。
使用时,首先将检测体温的温度传感器固定在人体表面需检测的位置上,另一个温度传感器固定在保温气囊透气孔处。选择手动操作模式时,供气系统产生一定流速及温度的气体,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保温气囊透气孔处的气体温度和人体温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当前人体温度与理想核心温度,操作者根据两者差值,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手动调节吹拂气体的流速及温度。
选择自动运行模式时,系统自动加载理想核心温度、报警与安全温度等参数,此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改变。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实时检测保温气囊透气孔处的气体温度和人体温度并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微处理器系统将当前人体温度及变化情况与理想核心温度进行实时对比,并通过优化的控制算法,自动控制供气系统,使保温气囊透气孔处的气体流速及温度合理变化,从而使人体温度迅速达到理想核心温度并保持稳定。
本发明能实现多种功能:显示理想核心温度、吹拂气体流速及温度、当前人体温度值(数字与图线)、运行参数等,便于察看各个温度的变化情况、当前工作状态;通过查询存贮的历史数据,便于术后的分析工作;当保温气囊透气孔处的气体温度超过预设的合理值(如低于35.5℃或高于42.5℃)时,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息;而超过预设的安全值时(如高于43.5℃),微处理器系统输出控制信号使供气系统停止工作,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及显示模块 2.调节与控制模块 3.操作控制面板 4.供气系统 5.出气口 6.输气管 7.进气口 8.透气孔 9.保温气囊 10-1.温度传感器 10-2.温度传感器 11.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3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瓶
- 下一篇:便携式温波灸能产生器及其产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