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桂圆蔗汁白兰地及酿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4151.9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东;张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长东;张方刚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12;C12H1/2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智生 |
地址: |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桂圆 白兰地 酿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及酿造方法,具体是桂圆和蔗汁发酵、蒸馏、陈酿而成的桂圆蔗汁白兰地。
背景技术
桂圆是药食兼用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及药用价值。甘蔗是一种含水和糖份很高的农作物。在我国,桂圆和甘蔗主产于广东、广西和福建省一带,每年产量都很大。目前,桂圆主要加工方式是生产成干果后进行销售,或用传统的工艺将桂圆浸泡于米酒之中成为桂圆酒,这种传统浸泡工艺的桂圆酒口感不好,有效成分不能充分利用;甘蔗主要是用于制糖。对桂圆、甘蔗深加工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严重限制了农副产品的多样性的经济出路。如今还尚无以这两种原料结合进行发酵制酒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丰富的桂圆、甘蔗的丰盛资源,为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提供一种桂圆蔗汁白兰地及酿造方法。
本发明经过对现有的各种特色水果进行多次试验和配方筛选,选出以桂圆、甘蔗特色水果,配合果胶酶和营养剂FERMAID K等为原料,生产出桂圆蔗汁白兰地,其制备原料组合物及其重量份比例包括:
桂圆1~100份,蔗汁1~100份;
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有机酸、果胶酶、营养剂FERMAID K、Vc、SO2辅料。
本发明桂圆蔗汁白兰地的制备方法是:
挑选优质的桂圆鲜果或干果,桂圆剥壳去核、甘蔗去杂质压榨取汁,加水调整浸泡成汁。然后按比例加入果胶酶、营养剂、活性干酵母等。经过发酵、两次蒸馏,然后在橡木桶或浸泡橡木制品中进行贮存陈酿,调配冷冻,过滤后灌装成桂圆蔗汁白兰地。
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桂圆和甘蔗深加工难的问题,将桂圆这种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的保健滋补品与蔗汁结合,即将它们进行充分酶解,再进行生物发酵酿制成酒。该桂圆蔗汁白兰地酒香气优雅、浓郁,口感丰满、醇和,具有典型的独特风格。由于本发明象葡萄白兰地那样,在橡木桶或浸泡橡木制品中进行陈酿贮存,所以叫桂圆蔗汁白兰地。具有如下优点:
1、浅金黄色至赤金色,晶亮透明,具有陈酿的橡木香、果香,醇和的酒香,口感独特。
2、国内首创,与葡萄白兰地相似,但更有桂圆本身风味。
3、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1、选料挑选优质的桂圆、甘蔗,甘蔗去杂质压榨取汁,剔除杂质及有缺陷的原料;
2、发酵液制取按原料组合物的重量份比例,分别取1~100份的桂圆、蔗汁,加5~1000份的清水进行浸泡打浆,得出果浆液;在果浆液容量上进行计算,加入有机酸、果胶酶、营养剂FERMAID K、Vc、SO2的辅料,使果浆液中含有机酸达4~12g/L,果胶酶5~100mg/L,营养剂50~400mg/L,Vc30~200mg/L,SO20~80mg/L,果浆液中加入辅料后充分搅拌混合成发酵液。
3、发酵取10%的发酵液将活性干酵母活化成的种子液,酵母用量为总发酵液的0.1~0.5‰,待此种子液发酵旺盛,即气泡密集上升后加入到发酵液中,温度控制在12~20℃,发酵时间4~12天;
4、分离陈酿:当酒精含量5%~15%(vol)、残糖<4g/L时,发酵结束,分离取上清液部分的酒液得到发酵原酒进行的陈酿。
5、一次蒸馏取发酵原酒进入蒸馏器进行蒸馏,收集前酒精含量10%~36%(vol)的溜出液,此为初馏原酒;
6、二次蒸馏步骤:将一次蒸馏原酒进行复蒸,并掐头去尾,即掐去一次蒸馏原酒的总酒精度含量1%的头液,去掉尾溜成份,制得蒸馏原酒,其酒精含量15%~85%(vol);
7、贮存陈酿步骤:将制得蒸馏原酒盛装入橡木桶或浸泡橡木制品中密闭陈酿3个月以上,分别得到桂圆蔗汁白兰地原酒;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老熟,即将酒液泵入绝热罐在45~65℃保温5~15天。
8、调配冷冻将原酒进行感官、理化检测,调整相关成分指标,合格后进入冷冻罐冷冻7天左右。
9、过滤灌装将低温酒液进行过滤,待酒液回温后即可进行灌装。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比例取原料:
桂圆1份,蔗汁1份,水5份,其它适量辅料有机酸、果胶酶、营养剂、Vc、SO2在制备过程中逐步添加。
制备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长东;张方刚,未经叶长东;张方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