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桂绿1号红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4170.1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覃秀菊;李良活;陈佳;何建栋;罗晓梅;赖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树朋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是桂绿1号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红茶的加工技术,一直是采取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的工艺。这种传统工艺的不足是:制作时萎凋的时间长,要8-12个小时,不仅占用车间面积大,而且用电鼓风耗电量也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桂绿1号茶树品种的芽叶为原料制成的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桂绿1号红茶是以桂绿1号品种在4月中旬~7月中旬,气温超过22℃时,采摘的紫红色一芽二叶为原料,先经摊青(凉干露水)、晒青,再进行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制成。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紫红色的一芽二叶为原料;
2、将上述原料用鼓风机吹干叶片表面水分;然后
3、置于太阳光下摊晒,快速散失芽叶水分和青草气,上午采摘的鲜叶晒1-2小时,下午采摘的鲜叶晒0.5-1小时,根据阳光强弱调整晒青时间;
4、萎凋至芽叶表面水分散失到用手抓成团茎折不断时,再进行揉捻、发酵、烘干、分装即成。
所述的桂绿1号(C.sinensis cv Guilu 1)茶树品种记载在《中国茶树品种志》,为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系,特早生种,二倍体,其特性为:芽叶生育力较强,一芽三叶期3月上旬,产量较高,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9%、茶多酚32.2%、咖啡碱4.6%,滋味鲜爽,香气清高。
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桂绿1号红茶,由于通过太阳光晒青,快速散失鲜叶水分和青草气,制作出的红茶与现有技术相比,茶香高雅,滋味醇厚爽口,汤色橙红明亮,外形紧细显毫,色泽乌润。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由于采用了晒青工序,大大缩短了萎凋的时间,可节约场地,节省电力,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红茶选用“桂绿1号”品种的、在4月中旬~7月中旬,气温超过22℃时,采摘其紫红色的一芽二叶为原料,经下述步骤制成:
1、吹干:早上采摘的鲜叶用鼓风机吹干叶片表面水分;
2、晒青:吹干水气的芽叶,在阳光下摊晒,上午采摘的鲜叶晒1-2小时,下午采摘的鲜叶晒0.5-1小时;
3、萎凋:将芽叶摊到萎凋槽上用鼓风机吹2-4小时;
4、揉捻:空揉10分钟,加压40分钟,松压10分钟再加压30分钟,松压10分钟;
5、发酵:揉捻叶在常温下发酵1~2小时左右,嗅不到青味时,有明显的“甜香味”或花香味时即可烘干;
6、烘干:毛火130-140℃,足火8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树朋,未经余树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示波法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和电子血压计
- 下一篇:电磁屏蔽门的插刀插座配合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