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漏电即热式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4269.1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温剑;郭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剑;郭振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2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即热式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加热式电热水器,特别是抗漏电即热式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离子加热式的电热水器,种类很多,中国专利CN2037448U公开了一种离子热水 器,它是零线和火线之间相隔一定固定距离,并采用零线包围火线的方法,排列零极与相极。 CN2195058Y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它是由一组以上的电极棒与电极管套装在一起组成,电 极棒为相极,外面的电极管为零极。这些电热水器在阻止电流向外泄漏的问题上,均采用零 线电极包围相线电极的方法。部分品种的热水器在进、出水端还增加了被称为:防电墙(或 隔电墙)的部件。这些离子加热的电热水器的缺陷是:1、用电过程中由于外线路检修或用户 自行装修线路有时存在进线电源反接现象,可导致室内电热水器(零、相)电极反接电源, 反接后相线变化为在外围,零线在内,这种情况热水器不能正常工作,并且会在(进、出) 水端产生较大的漏电电流,如使用不当将导致人体触电的可能;2、在实际应用中因各地生活 用水的水质中电解质浓度存在不确定性,当水质浓度偏高时其导电能力会明显提高,单纯依 靠水中电阻来限制泄漏电流的防电墙技术就难以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下,则需以牺牲热水器 出水量或体积为代价来实现限制泄漏电流。即:增加(进、出)水管材长度(体积增大)或 减小通水口径(出水量减小)。这不只是增大了体积,同时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相电源线任意反接都能正常工作,同时具有体积小、结构 和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抗漏电效果好的抗漏电即热式电热水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电热水器壳体、电热水器的进水管、出水管及进水管上的水流联动开关、零 线电极和相线电极,其特征是:由零线电极、相线电极以螺纹状(零、相)交错方式绕制成 间隔顺序排列的抗漏电加热电极,抗漏电加热电极的首尾端间隔设置由一根导线绕成螺纹状 的保护接地电极,抗漏电加热电极、保护接地电极设置在绝缘的通水管内,抗漏电加热电极 的引出线与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保护接地电极的引出线与地线连接,通水管与热水器的进 水管、出水管连通。
所述的抗漏电加热电极的零、相线电极的间距为1~2mm。
所述的抗漏电加热电极,其中部一段为加热电极,其靠近进水端、出水端各有0~10cm一 段为抗漏电电极,抗漏电电极与通水管内水的接触面积是采用逐级减少与水的接触面积方式 向(进、出水方向)末端递减的,抗漏电电极的末端在同一截面上。逐级减少的比例按1/2、 1/4、1/8……递减较为适合。
所述的保护接地电极与抗漏电电极的间隔距离≥5cm。
所述的抗漏电电极与水的接触面积递减的方法是:在零、相线电极上缠绕绝缘材料,缠 绕缘绝的材料由(零、相线电极)中间区域向尾端由疏变密的方式缠绕。
所述的继电器控制装置,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线连接,输出端与抗漏电加热电极的零、 相电极连接,中间串接固态调压器。继电器控制电极的方式是:继电器接通或断开电源时, 继电器主触点同时接通、断开零、相两个电极的电源。
所述的通水管盘卷在电热水器壳体中,继电器控制装置亦设置在壳体中。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当接通电源后、打开水阀、水流开关接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同时接通通水管内零、 相两个电极,在通水的过程中电极与水中离子产生能量交换发热,处于中间段电极由于相电 极、零电极、相电极、零电极……相电极、零电极交错循环的作用对外不产生电流泄漏,只 有首尾端处进、出水口处的一段电极才产生对外电流泄漏,由于本发明在通水管首、尾端 0-10m一段电极采用逐级减少与水的接触面积方式且最末端设置在同一截面上,使电源正、 反连接的情况下都能使泄漏电流隔离衰减至安全值以下,实现抗漏电功能,进、出水口处装 设保护接地极,用来防止由于继电器故障后产生漏电的安全保障措施。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抗漏电即热式电热水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体积小,节省材 料,造价低,热效率高,且不怕零、相线接反,均能工作,防漏电效果特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热水器通水管中的抗漏电加热电极及保护接地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继电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剑;郭振,未经温剑;郭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珍珠粉和贝壳粉的鉴别方法
- 下一篇:疏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