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Mg2Si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5126.2 申请日: 2009-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1514409A 公开(公告)日: 2009-08-26
发明(设计)人: 郭洪民;杨湘杰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22C1/10 分类号: C22C1/10;B22D18/00;C22C32/00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0031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原位 mg sub si 颗粒 增强 金属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原位自生Mg2Si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 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重熔等温处理和流变铸造来制备原位自生Mg2Si颗 粒增强铝合金、镁合金和锌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工艺。

技术背景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近终成型、易机械加 工等特点,目前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从增强体引入基体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外加和原位合成法两大类。其中原位合 成有着增强相细小、分布均匀、界面无污染、结合良好等优点,而且材料性能优越,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众所周知,在熔铸过程中很容易形成Mg2Si金属间化合物。 Mg2Si具有高熔点(1085℃),低密度(1.99×103kg/m3),高硬度(4.5×109N/m2),低热 膨胀系数(7.5×10-6/K)和高弹性模量(120GPa),非常适合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 强体,尤其与现有的外加陶瓷颗粒增强体SiC,TiC,TiB2,Al2O3等增强相相比,Mg2Si 增强相是在凝固过程中原位生成的热力学稳定相,故与基体相容性好、界面干净、结 合牢固,热稳定性好,增强体分布均匀,同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着巨大的 市场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限制这种材料推广应用的关键是室温脆性。作为 初生相形成的Mg2Si金属间化合物一般比较粗大,多呈尖角状,割裂基体,降低性能。 改变基体及增强体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控制复合材料的凝固、加工和成形过程,提 高其强韧性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国内外学者开发了许多制备Mg2Si的方法,如机械合金化、粉末冶金、热挤出和 快速凝固等可制备超细、稳定的Mg2Si颗粒统一分布来弥散强化形成合金,但成本较 高,难以直接生产出块体材料,仅用于实验研究(H.Z.Ye,X.Y.Liu.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in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4(39): 6153-6171.)。用传统熔炼铸造方法结合变质处理来制备Mg2Si粒增强合金材料,工艺 简单,造价低,更加适用于实际生产。复合材料变质主要是通过在制备或者熔炼过程 中向复合材料中加入某种合金元素或者盐类化合物等作为变质剂,从而改变复合材料 增强体的形态、分布、体积分数或者基体的组织特征。变质是改变合金材料组织的一 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变质剂/元素主要包括:P、Sb、Ca、混合盐、 Li、稀土(Y、Ce等)等,中国专利97119072.0介绍的就是此类方法。中国专利 200480029270.X描述了一种采用触变模塑的方法,制备至少2%体积含量的Mg2Si的镁 基复合材料,但该方法需要专门的触变成形机器,该设备非常昂贵,大大提高该类复 合材料的制备成本。

原位Mg2Si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 还有如下不足:(1)虽然现有方法或工艺都能很好地控制Mg2Si的尺寸和分布,但Mg2Si 形态仍为颗粒状,多呈尖角状,割裂基体。因此目前的研究成果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此 种材料的脆性问题;(2)目前的研究焦点只落在对Mg2Si的变质,但基体组织通常为 常规组织组织,不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塑性,非常有必要对基体晶粒的尺寸和形态进 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位Mg2Si颗粒增强金属基复 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实现Mg2Si与初生固相晶粒的双重球化。球状、细小的Mg2Si减小 了对基体的割裂,是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体,而球状的初生固相则是复合材料很好的 增韧体,为该类复合材料的强韧化开辟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实现的。

(1)半固态中间体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