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修复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416.7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林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伍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2 | 分类号: | B23P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133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废 液压缸 缸体 表面 修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缸体修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拉直沟的缸体)修复技术,扩大内孔直径珩磨修复,修复液压缸缸体缸壁变薄从而强度下降,相对配合件活塞,导向套需要重新制造,相对配合的密封件也是非标准件价格高.加大修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拉直沟的缸体)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修复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
a)、将报废液压缸缸体固定在珩磨机上;
b)、在珩磨机绗杆上安装与所修复缸内径相吻合的刨刀;
c)、在所修复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中进行刨直钩工艺;
d)、清除飞刺;
e)、卸下报废液压缸缸体,用丙酮清洗缸体内孔油污;
f)、对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进行成型压实处理;
g)、将液压缸缸体固定在中频重熔机上,用中频感应电圈重熔;
h)、去尽余刺。
上述步骤c)中的刨直钩工艺按照如下工艺步骤:
a)、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圆周刨直沟,刨刀刨到缸体内孔尽头时,刨刀自动抬起退回,粗糙度达到25以下,且呈倒燕尾型沟;
b)、刨刀刨第二刀前,刨刀手动径向进0.1MM-0.2MM,刨刀刨第二刀;
c)、按照步骤b)的刨刀方式进行多次刨刀,直到刨到沟深≥0.9mm为止;
d)、松开珩磨杆,转到一个角度,再次锁定;
e)、将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圆周均匀刨直沟,沟深≥0.9mm,粗糙度达到25以下,且呈倒燕尾型沟;
f)、用上述办法,均匀将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圆周刨直沟.沟深≥0.9mm,粗糙度达到25以下。
上述步骤f)中的成型压实处理按照如下工艺步骤:
a)、将珩磨机的珩磨杆换上涂料头;
b)、将液压缸缸体固定在珩磨机上;
c)、用涂料头涂镀金属陶瓷胶;
d)、将珩磨机的珩磨杆换上成型头,将涂镀金属陶瓷胶压实。
上述步骤h)中的去尽余刺按照如下工艺步骤:
a)、又将液压缸缸体固定在珩磨机上;
b)、将珩磨机珩磨杆换上相同直径的珩磨头;
c)、珩磨内孔珩至所设计要求,去尽余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将报废液压缸缸体修复到原直径目的,提高液压缸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修复液压缸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刨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刨后倒燕尾型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珩磨去刺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珩磨去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涂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成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中频感应电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珩磨后的缸体内孔剖面示意图。
图中:1、刨刀 2、珩磨杆 3、珩磨头 4、导向塑胶 5、倒燕尾型钩 6、毛刺 7、单向阀 8、弹簧钢片 9、金属陶瓷胶 10、推杆 11、成型头 12、中频感应电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详细说明。
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修复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
a)、将报废液压缸缸体固定在珩磨机上;
b)、在珩磨机绗杆上安装与所修复缸内径相吻合的刨刀1;由图1、图2显示:刨刀1通过旋转轴固定在珩磨头3的下部,珩磨头3的中心穿有珩磨杆2,珩磨头3的上下表面各设有导向塑胶4。
c)、在所修复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中进行刨直钩工艺;
d)、清除飞刺,图4和5中可以显示出珩磨前后毛刺6的原理示意图;
e)、卸下报废液压缸缸体,用丙酮清洗缸体内孔油污;
f)、对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进行成型压实处理;
g)、将液压缸缸体固定在中频重熔机上,用中频感应电圈12重熔,图8为中频感应电圈的结构示意图;
h)、去尽余刺。
上述步骤c)中的刨直钩工艺按照如下工艺步骤:
a)、报废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圆周刨直沟,刨刀刨到缸体内孔尽头时,刨刀自动抬起退回,粗糙度达到25以下,且呈倒燕尾型沟5,图3中可以显示倒燕尾型钩5的形状;
b)、刨刀刨第二刀前,刨刀手动径向进0.1MM-0.2MM,刨刀刨第二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伍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华伍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氢电池隔膜湿电阻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固定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