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475.4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容七英;张文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龙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14/18;C04B14/20;C04B14/22;C04B16/06 |
代理公司: | 赣州凌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 上 |
地址: | 341000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隧道 专用 防火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涂料技术,特别是新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扩大,各种铁路、公路交通隧道和地下铁道(简称地铁)发展迅速,据统计至2000年整个欧洲地区交通隧道的总长超过10000万km;在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中,我国县级以上公路隧道建设总长将近550万km,但在路况改善的同时,道路交通流量和车辆及其运输物品变化也很大,不仅增加了交通隧道的火灾风险,而且还引发了不少严重的火灾事故。
隧道火灾不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可能对交通设施,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巨大破坏。因此,各国近20年来都投入了相当的力量对隧道火灾以及火灾防护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制定了一些技术要求和标准。但与这些要求和标准相比较,我国在隧道火灾防护上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缺少防火性能符合我国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I类隧道和GA/T714-2007《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中规定的隧道RABT耐火试验测试的高性能的隧道防火涂料,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尚不能生产出符合上述两标准的隧道防火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我国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I类隧道和GA/T714-2007《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规定的隧道RABT耐火试验测试的,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粘结性强、易于施工操作、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是:新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包括下面重量百分比原料:
高铝水泥与硅酸盐水泥30~40%,
膨胀蛭石17~26%,
膨胀珍珠岩7~13%,
云母4.5~8%,
海泡石4~10%,
硅灰石粉4~10%,
玻璃空心漂珠3.5~4.5%,
氢氧化铝3.5~5.8%,
氢氧化镁5~6.2%,
聚炳稀短纤维0.2~0.4%,
高效减水剂0.2~0.3%,
可再分散乳胶粉4~10%;
最佳配比是下面重量百分比:
高铝水泥与硅酸盐水泥39%,
膨胀蛭石18%,
膨胀珍珠岩11%,
云母6%,
海泡石4%,
硅灰石粉4%,
玻璃空心漂珠4%,
氢氧化铝3.5%,
氧氧化镁5%,
聚炳稀短纤维0.2%,
高效减水剂0.3%,
可再分散乳胶粉5%;
高铝水泥与硅酸盐水泥重量比最佳为1比2;
高铝水泥为42.5#,硅酸盐水泥也为42.5#。
本发明是基于新的配方而研发的性能优良的防火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改进及优化了原材料的选择、优化了各组分的配比,因而制得了新型隧道专用防火涂料,显著改进了防火涂料的性能,积极效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耐火极限显著提高。本发明所研发的隧道专用防火涂料,当涂层厚度10mm时,涂料耐火极限可达最大为120min,大大超过目前国家标准所要求90min的耐火极限;涂层厚度20mm时,其耐火极限可达240min。国内其它同类产品,耐火极限120min所需涂层的厚度则为20mm甚至更多。
(2)有效减少涂层厚度。由于耐火极限的提高,使得较少的涂层即能实现耐火防火目标,因而涂料使用量大大减少,显著降低了使用成本。
(3)粘结强度大。由于可再分散乳胶粉及其它原料的使用,使得本发明的粘结强度大于0.4MPa,达到0.6~0.8Mpa,而同类产品的粘结强度一般为0.1MPa。
(4)、综合性能优良。该涂料施工方便,和易性好;产品选用的原材料不含石棉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符合环保要求;耐潮湿性能好;对长弯隧道具有明显的吸音、消音效果;对混凝土的附着力强。
(5)、产业化前景良好。研发的产品可以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三个实施例以50千克本发明涂料进行检验。
实施例1
42.5#高铝水泥与42.5#硅酸盐水泥35%(其中42.5#高铝水泥11.7%、42.5#硅酸盐水泥23.3%),
膨胀蛭石22%,
膨胀珍珠岩7%,
云母4.5%,
海泡石5.4%,
硅灰石粉4.9%,
玻璃空心漂珠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龙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龙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