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前像差联合角膜地形图的个性化视觉矫正角膜切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612.4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方利华;王雁;龚勇清;陈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9/01 | 分类号: | A61F9/01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前像差 联合 角膜 地形图 个性化 视觉 矫正 切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个性化视觉矫正角膜切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波前像差联合角膜地形图的个性化视觉矫正角膜切削方法。
背景技术
角膜屈光手术过程中,激光束入射方向与人眼的光轴重合或者平行于人眼光轴。而实际人眼的角膜地形可由最佳拟合球面和相对于拟合球面之间的高度差数据两部分组成。因此,在人眼光轴附近,激光束入射近似为正入射,但是在切削瞳孔周边区域时,激光束不再是正入射,而是偏离角膜表面法线方向的斜入射。入射角的大小不仅决定于角膜的最佳拟合球面,而且还与角膜相对拟合球面的高度差数据有关。
斜入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激光束的有效角膜切削深度:第一,曝光面积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第二,角膜表面对激光能量的反射损失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目前人眼准分子激光个性化角膜切削手术主要分为两类方案,第一类是由波前像差引导,第二类是由角膜地形图引导。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角膜切削术是基于全眼的波前像差数据设计切削方案,它虽然考虑了角膜表面的斜入射,但它是基于假设角膜为标准的球面或者标准的椭球面。而实际人眼角膜外表面往往不平整,而是存在高阶像差的,因此激光束在实际人眼表面的入射角也会随角膜外表面的高阶像差而改变的,理论分析表明在切削瞳孔周边区域时实际入射角与最佳拟合球面时的入射角差异可达7°。另一方面,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角膜切削术又没有考虑全眼的像差,而只是考虑了角膜前表面的像差。临床上已经证明,这两种方案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因此,波前像差和角膜地形图联合的个性化角膜切削方案可使切削轮廓更准确,从而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前像差联合角膜地形图的个性化视觉矫正角膜切削方法,该方法可以使屈光手术中的角膜切削轮廓更准确,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像差仪测得的波前像差数据转化为个性化角膜切削深度;由角膜地形图仪测得的角膜高度差数据转化为沿人眼光轴方向的高度差数据,该高度差数据结合角膜的最佳拟合半径得到角膜的数学模型;计算角膜表面在不同位置的法线方向,根据法线方向确定准分子激光在角膜表面的入射角,从而计算斜入射引起的曝光面积变化和激光束反射的能量损失引起的切削量变化的调整因子;根据理论切削深度和调整因子,建立更准确的人眼角膜的准分子激光切削算法。
本发明的优点是:1、个性化矫正中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算法不仅仅考虑了波前像差数据同时还考虑了相对应人眼的角膜地形图数据;2、个性化角膜切削方法考虑了个性化角膜表面的激光斜入射对角膜有效切削深度的影响,从而使得角膜切削轮廓更准确,保证激光手术后人眼的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波前传感器1用来测量人眼的波前像差,由波前像差数据转化为个性化角膜切削深度2,角膜地形图仪3用于测量角膜地形图,得到角膜与最佳拟合球面之间的高度差图,然后把该高度差数据转化为沿人眼光轴方向的高度差数据,该数据与角膜的最佳拟合半径建立个体化的角膜数学模型4,计算激光束的入射角,进一步计算斜入射引起的切削量变化的调整因子,根据理论的切削深度数据和调整因子得到更准确的人眼角膜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算法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