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杠杆式重力水流动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641.0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德远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静 |
地址: | 347000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重力 水流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杠杆式重力水流动力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的不断枯竭,以及对环保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充分利用水利、风力资源,成为当今国计民生的大事。然而,目前我国的水利发电设施特别是中、小型电站其水能的利用率相当低,象三峡电站及小浪底电站排出后的水都未得到二次利用,所以说都还保持在最原始的叶轮机阶段,投资大,利润小,使用期限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现有水利资源,提供一种杠杆式重力水流动力机,使原有的发电量得到了成几何倍的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由支架、两个以上叶片、传动主轴及变速器构成,叶片一端均与传动主轴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或支架一端均与传动主轴连接、另一端连接叶片,传动主轴输出端经第一靠背轮连接变速器输入端,传动主轴两端均设置轴承及轴承座。
本发明所述变速器输出端经第二靠背轮联接飞轮加速器。
本发明所述支架为与叶片相同数目个圆弧形杆。
本发明所述叶片一端均匀分布于支架所形成圆周上。
本发明结构新颖简单、投资少,建造成本低,动力大,在水流力的作用下,充分发挥其杠杆力、重力、水流冲击力、向心力、离心力等构成最大功率。适合各种中、小型水利发电站及动力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叶片及水槽局部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叶片及水槽局部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立式
本实施例由支架9、三个叶片1、传动主轴2、变速器4及飞轮加速器5构成。叶片1一端均与传动主轴2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支架9上,支架9为三个圆弧形杆8,并对称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传动主轴2输出端经第一靠背轮6连接变速器4输入端,传动主轴2两端均设置轴承及轴承座3。变速器4输出端经第二靠背轮7联接飞轮加速器5。飞轮加速器5输出接发电机、碾米机、车床等需用动力的机械设备10。支架9、三个叶片1纵向设置,传动主轴2水平设置,适用于水流道槽11纵向设置的情况。
用于发电时实例如下:某水电站的静空落差力5米,水流量为3.6m3/秒,采用原始的叶轮机发电,最大发电量为125KW时,而当流量为2m3/秒时,其发电量仅为60KW。采用本发明,且流量为2m3/秒时,落差为5m,就能发出2000KW的电量。实例证明同样的水源,发出的电能比传统的却成几倍的增加,其原因就在于该机型将水能、重力、流量、流速、三角杠杆力的所有能量结合在一起,通过机械转换成最大限度地达到所需动力。
实施例2:卧式
本实施例杠杆式支架9、支架9一端固定叶片(1),另一端与传动主轴2连接,支架8及叶片1,传动主轴2纵向设置,适用于水流道槽11水平设置的情况。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固定有叶片的支架置于具有纵向或水平落差的水槽、水渠中,叶片在水流的冲击下,使支架转动,从而将水能转变成机械能,再经过变速器调速达到所需动力及速度。
本发明的叶片数量、间隙、形状及尺寸大小视水流落差和流速流量及所需动力大小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德远,未经彭德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针式蜡质感温管
- 下一篇:镜头模组的倾斜角量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