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油墨干燥性能变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731.X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王海江;李强东;华芳;郭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2 | 分类号: | G01N33/32;G01J3/46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10000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油墨 干燥 性能 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墨干燥性能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预测油墨受多种印刷条件变化影响后所产生的油墨干燥性能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的干燥性能控制至关重要,它即影响油墨在印刷机上的印刷适性又直接影响到印刷完成品的质量,因而油墨的干燥性能检测是对油墨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的检测方法是对印刷前的原墨进行干燥性检测,其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出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性能变化,所以有时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的油墨干燥指标虽然在正常标准值内,但在印刷过程中却发生印品粘脏,下一道印刷工序中图纹发生剥落等由于油墨干燥性而引发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油墨干燥性能检测中引入了印刷条件变量,能较好地预测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干燥性能的变化情况,较好地预测油墨在印品上的干燥变化情况,从而根据检测情况对油墨干燥性能或印刷条件进行适当调整,满足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油墨干燥性能变化的方法,该方法重点利用改变油墨的单一印刷条件变量,通过烘干或自然干燥对比油墨干燥前后的干燥性能的变化,从而寻求到最合适的印刷油墨,提高油墨性能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检测方法为:将若干种改变了单一印刷条件变量的油墨置于平滑的片基上,片基上留有若干个矩形框,片基下垫有承印物,油墨置于矩形框上方,将若干块油墨由上而下均匀刮入矩形框内,取走片基,承印物上留有若干块对比油墨色块,将油墨色块放入在50℃~80℃的烘箱内6min-50min或将油墨色块置于室温23℃±2℃、湿度50%±5%的环境中6h-50h,然后将刮样纸覆盖在油墨色块上,用机械恒力在每块油墨色块上同方向均匀用力轻柔,掀起刮样纸,观察刮样纸上的粘脏情况或采用测色仪评判油墨粘脏情况,对比判断若干块油墨改变其单一印刷条件变量时干燥性能的变化,选其干燥性能最合适的油墨用于印刷。
本发明所述的对比油墨色块的数量优选1-5块。
本发明所述的矩形的长、宽的长度范围为0.5cm-2.0cm。
本发明所述的片基的厚度为0.1mm-1.0mm。
本发明的优点是:1、能够预测油墨随印刷条件变化时干燥性能的变化情况,为油墨调整、印刷条件调整提供依据;2、避免发生印品粘脏,下一道印刷工序中图纹发生剥落的情况;3、该检测方法耗墨少,检测出的油墨能真实反映出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性能变化,提高印刷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原墨 2、乳化后油墨 3、绦纶片基 4、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将乳化后油墨2与原墨1分别置于带有两个矩形框的绦纶片基3的上方,并且绦纶片基3下垫有纸张4,将乳化后油墨2与原墨1由上而下均匀刮入矩形框内,取走绦纶片基3,纸张4上留有油墨色块,将油墨色块放入在60℃的烘箱内20min后,将刮样纸覆盖在油墨色块上,用机械恒力在每块油墨色块上同方向均匀用力轻柔十下,掀起刮样纸,观察刮样纸上的粘脏情况或采用测色仪评判油墨粘脏情况,对比判断若干块油墨改变其一条件变量干燥性能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