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科可切削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734.3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顾宁;章非敏;刘梅;梁慧;周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6/02 | 分类号: | A61K6/02;A61K6/0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切削 硅藻土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牙科可切削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原料 重量组成成分为:硅藻土原土30%、膨润土15%、石英5%、纳米氧化锆 20%、纳米氧化铝15%、纳米二氧化钛(TiO2)晶须10%、纯碱(Na2CO3) 5%;纳米氧化锆的形态为3Y-ZrO2;纳米氧化铝的形态为α-Al2O3;
且所述材料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制备:
步骤一:混合粉体的制备:将原料按照上述配比进行混料,以混料∶ 玛瑙球∶乙醇=1∶1∶1的体积比装入玛瑙球磨罐内,湿法球磨6-8小时,然 后烘干;将烘干的材料人工研磨,过100目筛,将筛得粉体与5%的聚乙烯 醇(PVA)酒精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烘干;将烘干的材料再次人工 研磨,过100目筛,得到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的粉体;
步骤二:干压成型:将上述粉体称重0.6-1.6克,装入开瓣形模具,在 500-700MPa压力下干压成型,保压时间15s,脱模;
步骤三:烧结:将干压成型的坯体放入氧化铝坩埚内,置于硅钼棒电炉 内,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煅烧,以150-200℃/h的速率升温至烧结温度,温度 范围为700-1150℃,并保温1-3小时,然后以150-200℃/h的速率降温至室 温,即可得到牙科可切削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
2.一种牙科可切削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原料 重量组成成分为:硅藻土原土35%、膨润土15%、石英5%、纳米氧化锆 15%、纳米氧化铝10%、纳米二氧化钛(TiO2)晶须15%、纯碱(Na2CO3) 5%;纳米氧化锆的形态为3Y-ZrO2;纳米氧化铝的形态为α-Al2O3;
且所述材料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制备:
步骤一:混合粉体的制备:将原料按照上述配比进行混料,以混料∶ 玛瑙球∶乙醇=1∶1∶1的体积比装入玛瑙球磨罐内,湿法球磨6-8小时,然 后烘干;将烘干的材料人工研磨,过100目筛,将筛得粉体与5%的聚乙烯 醇(PVA)酒精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烘干;将烘干的材料再次人工 研磨,过100目筛,得到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的粉体;
步骤二:干压成型:将上述粉体称重0.6-1.6克,装入开瓣形模具,在 500-700MPa压力下干压成型,保压时间15s,脱模;
步骤三:烧结:将干压成型的坯体放入氧化铝坩埚内,置于硅钼棒电炉 内,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煅烧,以150-200℃/h的速率升温至烧结温度,温度 范围为700-1150℃,并保温1-3小时,然后以150-200℃/h的速率降温至室 温,即可得到牙科可切削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
3.一种牙科可切削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混合粉体的制备:将原料按照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的组分 配比进行混料,以混料∶玛瑙球∶乙醇=1∶1∶1的体积比装入玛瑙球磨罐 内,湿法球磨6-8小时,然后烘干;将烘干的材料人工研磨,过100目筛, 将筛得粉体与5%的聚乙烯醇(PVA)酒精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然后烘 干;将烘干的材料再次人工研磨,过100目筛,得到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的 粉体;
步骤二:干压成型:将上述粉体称重0.6-1.6克,装入开瓣形模具,在 500-700MPa压力下干压成型,保压时间15s,脱模;
步骤三:烧结:将干压成型的坯体放入氧化铝坩埚内,置于硅钼棒电炉 内,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煅烧,以150-200℃/h的速率升温至烧结温度,温度 范围为700-1150℃,并保温1-3小时,然后以150-200℃/h的速率降温至室 温,即可得到牙科可切削硅藻土全瓷修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未经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7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可调节抱具的智能提示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磁驱动的仿真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