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靠背安全保护锁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5803.0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成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B60N2/2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200浙江省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靠背 安全 保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座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座椅靠背安全保护锁止 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座椅的靠背和坐垫是通过调角器将所述靠背中的靠背骨架 和所述坐垫中的坐面骨架连接在一起。目前使用的调角器有二种:齿 板式和气弹簧式。所述齿板式调角器的一侧与所述靠背骨架通过螺栓 和螺母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坐面骨架也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所述 齿板式调角器既是所述靠背的转动中心同时又起所述靠背角度调节的 作用。所述气弹簧式调角器的一侧与所述靠背骨架的调角器连接板通 过销钉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坐面骨架也通过销钉连接,所述靠背骨 架与所述坐面骨架通过螺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气弹簧式调角器调节 所述靠背角度。
当车辆撞击时,车辆急速停止,导致驾驶员或乘员躯体受到巨大 的向前或向后冲击力,如果驾驶员或乘员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会对座 椅施加巨大的拉力,尤其是安装了三点式安全带的座椅,座椅靠背会 受到更大的拉力,导致座椅调角器失效。调角器失效后,座椅靠背可 能会超出法定要求或设定的范围,而造成人员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座椅靠背的前后止限位置进行可靠限 位的车辆座椅靠背安全保护锁止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车辆座椅靠背安全保护锁止机构,包括有靠背骨架、坐面骨架和 调角器,调角器的一侧与靠背骨架连接,另一侧与坐面骨架连接,在 靠背骨架位于前、后止限位置时的靠背骨架和坐面骨架上对应设置有 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为下列结构形式之一:
(1)所述的限位装置是:靠背支架板上端与靠背骨架固接,坐面 支架板的下表面与坐面骨架固接,所述靠背支架板下部的前侧和后侧 各开有一开口,且其下侧有一长形开口,靠背支架板开口外侧的坐面 支架板的垂直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开口配合限位的限位块、长 形开口的前、后止限位置处各设置一个与长形开口配合限位的限位块;
(2)所述的限位装置是:靠背支架板上端与靠背骨架固接,坐面 支架板的下表面与坐面骨架固接,所述靠背支架板下部的前侧和后侧 各开有一开口,且其下侧有一长形开口,靠背支架板下部两侧的开口 外侧的坐面支架板的垂直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开口配合限位的 限位块、长形开口内的坐面支架板的垂直部上设置有一个与长形开口 配合限位的限位块;
(3)所述的限位装置是:靠背支架板上端与靠背骨架固接,坐面 支架板的下表面与坐面骨架固接,所述靠背支架板下部的前侧和后侧 各开有一开口、下端面设置有前限位面和后限位面,靠背支架板下部 两侧的开口外侧的坐面支架板的垂直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开口 配合限位的限位块,坐面支架板的下侧设置有水平部,水平部的上表 面与所述前限位面和后限位面配合限位;
(4)所述的限位装置是:坐面支架板的侧面与坐面骨架固接,靠 背骨架与坐面支架板铰接,调角器连接板的上端与靠背骨架固接,在 坐面骨架上设置有限位槽,调角器连接板可滑动地位于限位槽内并与 限位槽配合限位,靠背骨架上设置的靠背支架块下端面的前后侧设置 有前、后限位面,前、后限位面分别抵住所述坐面支架板下侧的上限 位面相互限位;
(5)所述的限位装置是:坐面支架板的侧面与坐面骨架固接,靠 背骨架与坐面支架板铰接,在坐面骨架上设置有限位槽,调角器连接 板可滑动地位于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配合限位,在靠背骨架位于前止 限位置或后止限位置时,在坐面支架板的垂直部上对应设置有配合靠 背骨架限位的限位销和限位挡板;
(6)所述的限位装置是:坐面支架板的垂直部上定位有弧形挡块, 在靠背骨架与坐面骨架铰接的铰接管内设置有弧形锁止块,弧形挡块 插入弧形锁止块内对靠背骨架的前后止限位置进行限位。
上述的长形开口为弧形开口。
上述的限位块为圆柱体或三角形体。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发明使座椅靠背在紧急情况下所受的力大部分由本发明新增加 的机构来承受,从而提高座椅靠背承受拉力或压力的能力,在紧急情 况下,使座椅靠背的前倾或后倾始终保持在按法定要求所设定的范围 内,能使人身得到有效保护,并安全撤离逃生,避免了调角器的失效 而带来的不安全问题,主要应用于航空、铁路、车辆等座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成座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成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