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输液器补气装置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145.7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化庆;桑文才;叶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化庆;桑文才;叶广顺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琪 |
地址: | 233000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补气 装置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气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补气装置,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医用输液器补气装置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医院临床的随弃式医用输液器,一般包括输液装置和补气装置。
补气装置包括针头、塑料软管、过滤体,针头由针身和针座构成,过滤体通过软管与针座连通。
输液时,输液装置和补气装置同时用于倒置输液瓶(大多为塑料瓶)的底部瓶塞上,并使得输液装置的针头、补气装置的针身同时伸进输液瓶内的药液中,以致所述的针头、针身与输液瓶内的药液呈接触状态,此时,输液瓶内的上部形成一空气腔室。
空气通过补气装置、输液瓶内的药液到达输液瓶内的上部空气腔室中,在使得输液瓶的内外气压保持平衡的前提条件下,药液在其重力作用下通过输液装置流出。
现有的补气装置及用途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输液瓶内药液的重力作用,药液输出并达到一定量时,空气才能通过补气装置补入输液瓶内的上部空气腔室中,使得所述腔室中的空气压力不稳定(忽大或忽小),以致输液的速度均衡无法得到保证;
2、虽然补气装置中有过滤体,但在空气通过补气装置、输液瓶内的药液到达输液瓶内的上部空气腔室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将一些空气中的微粒带到经过严格消毒灭菌的药液中,使药液受到污染,这可能导致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输液反应,另外,当输液瓶内的上部空气腔室的压力足够大时,还可导致药液先从补气装置中外溢并弄湿过滤体,然后药液又从补气装置中回到输液瓶内,使药液受到二次污染;
3、因塑料软管较长,输液时,稍不注意该软管就容易弯折而无法补气,当输液瓶为塑料瓶时,使得输液瓶被外界空气所压瘪、变形,导致输液不能正常进行,另,还使得补气装置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医用输液器补气装置;同时给出了该医用输液器补气装置的用途,所述用途带来的优点是:能够保证输液的速度均衡,可持续稳定地给输液瓶内补气且不会污染药液,可确保输液能够正常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医用输液器补气装置包括针头、过滤体,针头由针身和针座构成,过滤体与针座连通。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于本医用输液器补气装置均简称为本补气装置。
由于过滤体与针座连通,省略了现有补气装置中长度较长的塑料软管,以致本补气装置的成本较低。
本补气装置的用途为:输液时,本补气装置用于倒置输液瓶的顶部或上部,并使得针身高于输液瓶内的药液液面,以致针身与输液瓶内的药液呈非接触状态。
所述用途带来的优点是:
因针身与输液瓶内的药液呈非接触状态,这样本补气装置可免受输液瓶内药液的重力作用,空气通过本补气装置可持续、稳定地直接补入输液瓶内的上部空气腔室中,使得所述腔室中的空气压力保持稳定,以致能够保证输液的速度均衡;
因针身与输液瓶内的药液呈非接触状态,故空气在不通过输液瓶内药液的前提条件下,直接补入输液瓶内的上部空气腔室中,另外,药液也无法进入补气装置中,这些均使得药液免受污染;
因省略了较长的塑料软管,这样在输液时,就一举克服了现有补气装置因软管易弯折而无法补气的缺陷,当输液瓶为塑料瓶时,使得输液瓶不会被外界空气所压瘪、变形,本补气装置可持续稳定地给输液瓶内补气,以致可确保输液能够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补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补气装置在塑料输液瓶上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补气装置在塑料输液瓶上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图1,本补气装置包括针头1、过滤体2,针头1由针身11和针座12构成,过滤体2由滤座21、滤芯22构成,过滤体2通过滤座21与针座12连通。针头1、过滤体2均属已知技术部分。
参见图2,塑料输液瓶包括瓶体A、分别设在瓶体A的开口端和瓶底的组合式封盖B(外设拉环)和挂环C。为与本补气装置相适配,瓶底(即该输液瓶倒置时的顶部)还要对应地设有可供本补气装置的针身11插入的通口D及覆盖该通口D的组合式封盖E(其大体与组合式封盖B的结构相似)。
本补气装置的一种用途为:输液时,拉开封盖E的拉环(拉环在图2中已被拉断),使封盖E裸露,将针身11刺到瓶体A内的上部空气腔室中,这样,本补气装置就用于倒置塑料输液瓶的顶部,并使得针身11高于输液瓶内的药液液面,以致针身11与输液瓶内的药液呈非接触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化庆;桑文才;叶广顺,未经周化庆;桑文才;叶广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一次性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湿火风邪型疖病的中药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