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二经穴五行针灸光针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202.1 | 申请日: | 200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戴迎霞;王春格;王元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迎霞;王春格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N2/0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二 经穴 五行 针灸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的五行针灸光针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将目前传统九针改制为五行针灸光针。其分两种:蓄光型和非蓄光型五行针灸光针。
2.采用材质包含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发光材料与金属材质结合,将蓄光自发光材质漆在“针尖和针身部分”的表面达到蓄光和自发光。每支蓄光型五行光针分别制成在太阳光下或在其它光源下分别蓄青光、红光、黄光、白光、黑光的针具,将五行光针按五行归属并结合患者具体病症与十二经穴五行配属后刺入皮肤后持续发出所蓄之五光。本发明对人体无毒、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针柄可配合选择安放强磁块、五味五臭药离子导入。
3.将稀土元素激活的发光材质嵌入针体的“针尖和针身部分”四周,达到蓄光和自发光。每支蓄光型五行光针分别制成在太阳光下或在其它光源下分别蓄青光、红光、黄光、白光、黑光的针具,将五行光针按五行归属并结合患者具体病症与十二经穴五行配属后刺入皮肤后持续发出所蓄之五光。本发明对人体无毒、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针柄可配合选择安放强磁块、五味五臭药离子导入。
4.一个中央呈凹陷、外形分别可呈圆柱状、圆锥状、饼状的铁、镁等金属体或其合金体,其中央凹陷部位覆上稀土元素激活的发光材料,该稀土元素激活的发光材料在太阳光下和其它光源下分别能蓄青、红、黄、白、黑光和在黑暗中自发所蓄青、红、黄、白、黑光。将数个金属体或合金体用镶嵌等方式按针灸光针五行属类与病患具体情况、人体部位经穴五行分布组合编成一组,所编之组可选择安装强磁块并与脉冲电路连接或与震动器连接同时做皮肤局部磁疗和按摩。
5.从针尖到针柄的内部中央置一根或多根传导光能的发光光纤材料,其外周被透明金属体密裹而成,在针柄处通过链接器外接五光光源。光纤发出的光从针尖和针身部位由内而外透出,即每支针分别制成发出青光、红光、黄光、白光、黑光的五行针灸光针。将五行光针按五行归属并结合患者具体病症与十二经穴五行配属后使用。针柄可选择安放强磁块、五味五臭药离子导入。
6.针体内部中央从针尖到针柄做线形光波导孔道的处理,孔道直径小于48微米,其外周被透明金属密裹而成,在针柄处通过链接器外接五光光源。光从针尖和针身部位由内而外透出,即每支针分别制成发出青光、红光、黄光、白光、黑光的五行针灸光针。将五行光针按五行归属并结合患者具体病症与十二经穴五行配属后使用。针柄可选择安放强磁块、五味五臭药离子导入。
7.由一个中央呈圆柱状空心、外形分别可呈圆柱状、圆锥状、饼状的铁、镁等金属体或合金体与一个发光半导体芯片及外延片链接,发光半导体芯片及外延片选择发青、红、黄、白、黑光的发光管材料,使光从金属体或合金体中央空心通过。半导体芯片外端与电极连接线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流可调式控制器相连接,金属体或合金体外接一个温度显示计,调节电流让金属中央温度控制在30度与45度之间。金属体或合金体面接触皮肤,光直射皮肤。金属或合金体可选择安放强磁块作磁导入,也可配合药离子作皮肤灸。按人体部位经穴五行分布和针灸光针五行归类并结合患者具体病症将数个单体光针组合成一组,形成脚、肩背、腰、头颈、肘膝等部位的五行针灸光针组合体。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所述,关于五行光针特征在于:将数个单体光针组合成一组,形成脚、肩背、腰、头颈、肘膝等部位的五行针灸光针组合体与十二经穴五行和治疗时间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迎霞;王春格,未经戴迎霞;王春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2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会话策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黄秋葵胶囊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