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丝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248.3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章银;蔚伟;李佳鹏;夏平生;谢警;潘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12 | 分类号: | B21C1/12;B21C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601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制造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金属线材的拉丝机。
背景技术
拉丝机,又称为伸线机,是指线径较粗的线材经过拉丝机鼓轮和眼模逐级拉伸后,制成线径较细的线材。现今使用的拉丝机中多个拉丝鼓轮由一台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进行驱动,由于齿轮的传动比是确定不变的,所以每个拉丝鼓轮的转速与其所牵引的线材的行进速度难以实现同步,线材与拉丝鼓轮之间出现滑动现象,导致线材缠绕过松或过紧,造成型线质量不高,而且设备和线材的磨损严重,甚至造成断线、停机等事故发生;同时由于齿轮置于齿轮箱体中,所以在维修时必须打开箱体才能进行维修。另外,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线电缆也涌现出许多新材料和新结构,异型线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异型单线受形状的制约必须为零滑动,这样滑动式拉丝机就不能适用于异型线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拉丝机,使拉丝鼓轮的转速与其所牵引的型线的行进速度实现同步配合,型线质量高,维修简单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拉丝机的机体按型线行进方向前后依次设有若干拉丝鼓轮和过线导轮,每个拉丝鼓轮分别由一台电机单独驱动,拉丝鼓轮与过线导轮之间设有张紧轮,张紧轮的支撑转轴的轴芯在垂直于转轴的平面内平动,型线与张紧轮之间的张紧状态信号提供给电机的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电机转动,型线与拉丝鼓轮构成非滑动式配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电机的驱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电动转动,由于在每个拉丝鼓轮上均设有单独的电机,所以每个拉丝鼓轮可以根据型线与张紧轮的张紧状态的不同有相对应的转速,从而使拉丝鼓轮的转速与型线的行进速度达到同步状态,实现型线与拉丝鼓轮的非滑动式配合,型线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拉丝轮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拉丝轮鼓的传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液压弹性张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拉丝机的机体10按型线90行进方向前后依次设有若干拉丝鼓轮20和过线导轮30,拉丝鼓轮20和过线导轮30之间设有张紧轮40,张紧轮40与一个调整机构50相连。张紧轮40的支撑转轴41的轴芯在垂直于转轴41的平面内平动,型线90与张紧轮40之间的张紧状态信号提供给电机24的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电机24转动,型线90与拉丝鼓轮20构成非滑动式配合。
如图3所示,所述的调整机构50包括垂直设置在机体上的主轴51,主轴51上同轴连有前摆臂52和后摆臂53的一端,前摆臂52的另一端与张紧轮40的转轴41同轴固连,后摆臂53的另一端与弹性张紧装置相连,弹性张紧装置提供驱使主轴51转动的动力,主轴51与传动装置55相连,传动装置55上连有信号采集器,信号采集器采集的信号通过电机24的驱动控制器传递给电机24。如图6所示,所述的弹性张紧装置为液压弹性张紧装置54,包括油缸541,油缸541中的活塞杆头与后摆臂53相连,油缸541的进油端与泵542的输出端通过一个阀门543相连,泵542的输入端通过滤网544与油箱545相连,泵542与阀门543之间通过溢流阀546与油箱相连,阀门543与油缸541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547与蓄能器548,同时阀门543与油缸541之间设有阀门549直接与油箱545相连,所述的泵542由电机80进行驱动。如图3所示,所述的与主轴51相连的传动装置55包括一对啮合的大、小齿轮551、552,其中大齿轮551与主轴41同轴连接,小齿轮552与偏心轮553同轴连接,偏心轮553的偏心处与行程限位开关构成接触或分离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选择的弹性张紧装置为一个液压弹性张紧装置54,由其中的油箱545提供各个拉丝鼓轮20所需要的拉丝张力后,油缸541、蓄能器548、阀门543、压力传感器547等组成一个闭合的油路,蓄能器548和油缸541成为一个弹性体,从而保证了型线的张力稳定。之所以选用液压弹性张紧装置54,是因为液压系统比弹簧等弹性体来说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金属镍纳米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