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均衡热收缩性能的聚酯热收缩膜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6320.2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铸红;汪中祥;孙善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20;B29B13/06;B29C69/02;B29C47/06;B29C47/92;B29C55/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均衡 收缩 性能 聚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收缩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均衡热收缩率性能的聚酯薄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热收缩塑料薄膜的要求是在常温下稳定,加热时(玻璃化温度以上,熔融温度以下)收缩,热收缩标签是热收缩塑料薄膜的主要应用领域。
热收缩塑料薄膜除了用作收缩标签外,今年来开始应用在日用商品的外包装上,特别是外观异性物品的包装,因为它既可以保护包装物品,又能使物品以印刷精美的外观赢得用户。另一方面近年来热收缩塑料薄膜用在托盘集装包装上,能很好的束紧物品无须打包带胶粘带。
热收缩塑料薄膜一般是以无定形塑料加工制得,例如聚苯乙烯、PVC、PVDC等。聚苯乙烯(PS)热收缩膜强度低,不耐冲击,很少使用,而PVC不利于回收不符合环保要求。在欧美PVC塑料薄膜已经禁止在包装领域特别是食品包装方面的使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热收缩薄膜则是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材料,它具有易回收、无毒、无味、机械强度大,在发达国家PET成为取代PVC热收缩薄膜的理想替代品。
但是目前的PET热收缩膜主要是应用于热收缩标签,只在横向进行拉伸因此只有在横向进行热收缩(一般横向收缩率70%,纵向收缩率5%),随着异型产品的热收缩包装及金属制品防锈热收缩包装的发展,要求薄膜均衡收缩,这样预先印刷在薄膜上的图案在收缩后不会扭曲太厉害基本上等比例收缩。另一方面 PET热收缩薄膜运用于托盘包装,要求热收缩应力大包装,这也要求薄膜能进行均衡收缩(这种托盘热收缩包装比传统的打包带式包装速度快,成本低,且可以回收利用,有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均衡热收缩性能的聚酯热收缩膜,使其在温度90-100℃时,横向热收缩率和纵向热收缩率能相对均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均衡热收缩性能的聚酯热收缩膜,为三层构造:顶层、芯层和底层,所述芯层为单一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顶层和底层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母料:15-25%wt,其余为共聚改性聚酯。
所述母料为共聚改性聚酯和合成硅石的混合物,合成硅石按重量百分比为15-25%wt,其余为共聚改性聚酯。
制作具有均衡热收缩性能的聚酯热收缩膜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经过流化床以120~160℃的温度干燥4~5小时得干燥原料;所述干燥原料在主挤出机中加热成熔融状态,经过滤得到作为芯层的主挤熔体;辅助挤出机中按重量百分比把共聚改性聚酯切片和母料在经过熔融、抽真空处理后,过滤除去原料中的水份与杂质得到作为顶层和底层的辅挤熔体;主挤熔体与辅挤熔体在三层模头中汇合挤出,汇合挤出温度为240~260℃;
b、对于所述步骤a中挤出的混合熔体,经过冷辊形成铸片,再依次经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得到三层构造的热收缩膜。
在上述步骤b中,纵拉前对铸片预热,温度为80-90℃,在预热至85-105℃时进行纵向拉伸,纵拉拉伸比为4.3-4.5;然后直接进入横拉,横向拉伸温度为130-140℃,横向拉伸比为4.3-4.4;纵、横向拉伸后均不经过热定型。
薄膜至少有一面经过电晕处理。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薄膜纵、横向热收缩均衡,在温度90-100℃时,纵向热收缩率65%左右,横向热收缩率70%左右;纵横向的拉伸强度为240~260Mpa。本发明方法特别适合两步拉伸的聚酯薄膜生产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共聚改性聚酯为常州金利宝塑料制品公司的产品,PETG D2H;
实施例1:
聚酯薄膜芯层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0%wt;
顶层和底层按重量百分比含有母料:15%wt;其余为共聚改性聚酯PETG。
母料为共聚改性聚酯和合成硅石的混合物,其中合成硅石按重量百分比为15%wt;其余为共聚改性聚酯PETG。
聚酯薄膜的制作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曲轴皮带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弹性件撑开翻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