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分型的铸球、铸段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6617.9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宏;王登国;周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2300安徽省宁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的热加工技术领域,涉及耐磨材料介质的铸造成形的 工艺技术装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分型的铸球、铸段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粉体工程的研磨介质,如铸球、铸段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迪沙线在耐磨铸球、铸段行业生产的推广,要 求在铸球、铸段的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简化生 产工艺的操作,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其中,在对铸球、铸段的铸造模具的改进 和创新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目前铸球、铸段的铸造工艺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方式仍采用传统的人工金属模具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十 分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质量不够稳定;
铸球、铸段的模具在浇注时,其浇冒口会产生类似瓶口的堵塞,导致液流 不畅,会造成部分液态金属溢出及排气不畅;
批量小件存在同一型腔难以一次成型的困难,采用密集型人力作业,生产 工艺落后,工人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铸球、铸段模具在使用中肯定存在损伤和疲劳,但是,在耐磨铸球、铸段 行业,许多铸造和锻造用的金属模具是不可随意互换,主要是定位方面存在误 差,以致同种规格尺寸模具不能互换,给生产带来许多不便,也提高了生产投 入成本。但是,成型产品是一致符合要求的。
铸球、铸段模具在制作、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导致模具体中存在应力,经 过一定的时间会产生变形而影响产品质量。
经检索,在耐磨材料介质的铸造生产及工艺装备领域有以下相关的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39091.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列串铸磨球铸 造型板”的专利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型板上设有两条以上的垂直浇道模块, 垂直浇道模块由半球台块和半圆柱块交错排列组成,半球台块两侧分别连接着 由三个以上的半球模体同轴串联而成的半球模体串,半球模体之间夹有半圆柱 体薄板形成连通的浇铸道,半球模体串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15 °;本发明适用于制作Φ6~Φ50mm各种规格的铸造磨球;提高生产率两倍以 上;正品率提高20%;可广泛用于垂直分型无箱浇铸的机械化铸球生产线,降 低成本,显著改善操作环境,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39092.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耐磨材料介质生 产用多列串铸磨段铸造型板”,其技术方案与上述200720039091.5专利技术近 似。
中国专利号为200720128879.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垂直分型的砂型 板”,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具有相同结构的左板体和右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相对 应的内表面均设置浇道模条和多个铸件模块,铸件模块之间通过连接模块串接, 浇道模条和串接的铸件模块之间通过内浇模块连接,浇道模条平行于左板体和 右板体,且其浇口位于左板体和右板体的顶部。由于左板体和右板体竖直地设 置,浇口位于其顶部,因此可以实现竖直分型,从而可以实现高效率地机械化 连续作业,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并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此外,由于串接的铸 件模块可以竖直地排列,因此铸造时模腔内金属液内部的压强较高,所形成的 铸件内在质量较高。
中国专利号为01262970.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铬合金铸段成型模 板及砂箱”,其技术方案是:模板包括板块、半段体、上箱横浇口和下箱横浇口; 板块为四边形,上箱横浇口和下箱横浇口分别设于板块上、下两面的中心线位 置,垂直于上箱横浇口和下箱横浇口的上、下两板面上均布着两排以上的半段 体。采用该模板及砂箱生产Φ55×60mm以下规格的高铬铸段,其铸段内部无铸 造缺陷,其工艺出品率达到70%以上。该模板其内浇口的设计既能充分补缩, 又便于段体球相互分离。使用该模板及砂箱,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上面所提到的几项专利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浇冒口会产生类似瓶口的 堵塞、批量小件存在同一型腔难以一次成型的困难、金属模具不可随意互换等 问题。都是采用顶部两点或一点直补,补缩不够充分、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垂直分型的铸球、铸段模具,其目的充 分保障铸造腔体的液态金属的流动畅通和顺利排气,确保铸球、铸段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具铰链
- 下一篇:用于确定呼吸频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