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倒车镜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6675.1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董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志良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倒车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倒车镜,是以最佳曲率严格而精巧地形成的单一结构的非曲面型凸状镜面,通过此镜面驾驶者能保持最佳视野,能容易识别死角地带,并同时避免从后方行使的车辆射出的前大灯的光线直接反射到驾驶者的眼睛里。
背景技术:
为了使驾驶人员能观察到车辆后方情况,一般都在车身前方两侧设置倒车镜。即,驾驶室和副驾驶室侧。倒车镜的镜面一开始采用的是制作容易的平面,后来为了开阔视野凸状镜面被采用,目前有两种方式被采用,一种是在原镜面上加装小圆凸镜,另一种是镜面被裁为两扇,分为两个不同镜面的双曲面。问题是,平面倒车镜不能满足开阔视野的需要,不能避免镜面反光给驾驶者带来的干扰。凸状镜面的倒车镜能稍微扩大视野范围,但是物象会变小、变形甚至扭曲,视距不容易被判断,于平面倒车镜相比更难辨认死角地带,特别是反光现象严重。而双曲面镜因为是在同一镜面上存在明显的两个不同的曲面,于是物象、视距也因此而改变,驾驶员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所看到的来自哪个曲面,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克服,而这种调节能力不是驾驶员本身具有的,是需要通过后天训练的,于是发生意外成了不可避免。
比如说,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7-92136号(名称:车辆外围后视镜组装体的镜面视野扩大方法及这样视野扩大方法适用的车辆)中提到了具备一定曲率镜面的凸状曲面镜面的后视镜组装体,这样的后视镜组装体与平面镜面相比能扩大视野范围,但是非常严重地直接反射从后方行使的车辆射出的前大灯的光线,这样的话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能同时具备平面镜面和凸状镜面的倒车镜研究正在进行。
比如说韩国登录实用新型公报第2002-88548号(名称:取消死角地带的车用倒车镜)中展示了整体呈平面形状,但外侧部是凸状形状的曲面的倒车镜;韩国登录实用新型公报第2003-22014号(名称:车用倒车镜)中整体呈平面状态,但外侧断面弯曲呈凸状的车用倒车镜,韩国登录实用新型公报第2007-97917号(名称:车用倒车镜复合镜面)中展示了平面镜和凸镜形状镜面复合构成的车用倒车镜,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8-65075号(名称:平面及凸镜一体型倒车镜)中展示了平面镜和凸镜一体成形倒车镜。
但是上述倒车镜虽然能稍微扩大驾驶人员的视野,但是不能完全识别死角地带,特别是仍然存在从后方行使来的车辆的前照灯的光线直接反射到驾驶人员眼睛里的问题,还是会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况且,平面镜和凸镜的复合体制造相当困难,还会给驾驶人员产生错觉,平面镜和凸镜分开的产品是因为要生产两个以上的镜面,因此要增加成本,而且驾驶者要同时观察两个镜面,因此会导致驾驶者疲劳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利用最佳曲率形成的单一结构的非球面形凸镜,既能扩大驾驶人员的视野,又能识别因车身阻挡发生的死角地带,同时能避免从后方行使来的车辆前照灯直接反射到驾驶人员眼睛的这样的镜面。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辆用倒车镜,包括与车身可转动连接的倒车镜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镜片,所述镜片为一体式结构的非球面型凸镜,镜片的各纵断面可视为一段圆弧,所述镜片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由多个曲率呈渐进式增大的且同圆心的所述圆弧圆滑连接而成,连接所述多个圆弧的中点所形成的曲线与所述圆心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壳体设置于驾驶室一侧的车身外,所述多个圆弧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的曲率由0.2呈渐进式增大至0.86。
所述壳体设置于副驾驶室一侧的车身外,所述多个圆弧自车身侧至车外侧的曲率由0.2呈渐进式增大至1.2。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中的左右侧倒车镜是以最佳曲率形成的凹状单一结构非球面型凸镜,既能扩大驾驶人员视野,而且容易识别死角地带、能防止后方行使车辆前照灯直接反射到眼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而且,本发明中的左右侧倒车镜是以最佳曲率形成的凹状单一结构非球面型凸镜,制造容易且制造成本低。驾驶人员只要观察这个镜面就可以,因此能防止错觉、眼部疲劳。以下给出现有平面倒车镜与本发明之倒车镜的技术参数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倒车镜可明显地扩大驾驶员的后视视野范围。
倒车镜所形成的反射角 现有倒车镜 本发明倒车镜
副驾驶侧 20度 41度
驾驶室侧 30度 70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志良,未经董志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