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确定矿山微震活动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6710.X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袁亮;杨本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添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刘 星 |
地址: | 232001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确定 矿山 活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矿山微震活动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震是伴随在岩石被破坏或岩石在应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微小震动。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它发生的地点、频度以及在矿山中的分布,因矿区局部的岩石及地质条件的差异呈不均匀分布。微震活动带代表微震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带。它本身既代表岩石的破碎带,同时也是各种气液体汇集的地段。它的分布、变化与发展与矿山动力灾害有直接的关系,国内外已经利用微震活动带的确定,来预警、预报矿山灾害,避免灾害发生时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
目前,国内外确定微震活动带的方法是使用相关分析的数理统计法。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计算量大,对于一般矿区的数千个微震点,即使使用大型计算机,一次计算一般也需要数小时。对于新发生的微震,在确定微震活动带时都需要重新计算,这样才能准确预报微震活动带对矿山开采安全的影响。由于相关分析方法目前都无法存储中间结果,所以对每一新发生的微震,所有之前的微震点都要重新计算,使其计算时间随着微震点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微震活动带目前的确定方法严重阻碍了微震活动带在矿山灾害预警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确定矿山微震活动带的方法,为准确预报矿山动力灾害提供便捷的途径。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确定矿山微震活动带的方法:
a、在被测矿区建立三维坐标系,以被测矿区的远端为顶点,矿区内所有的点在三维坐标系中所处位置的x、y和z值均为正值;
b、将矿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方体单元格,以单元格的长、宽、高分别为x轴、y轴、z轴的单位长度;每个单元格在所述三维坐标系内具有唯一确定的编码;
c、对每次发生的微震按微震点所在的单元格的编码进行纪录;将发生过微震的单元格确定为活动单元;
d、对所有活动单元的编码进行比对,确定是否有相邻的编码,如有2个或2个以上活动单元的编码相邻,即将上述活动单元对应的区域确定为微震活动带。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方法通过矿区坐标系的建立以及单元格的划分,建立单元格和微震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每一发生的微震只须记录一次,避免了数理统计法的重复计算。
2、对每个单元格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编码,避免了确定单元格空间关系的复杂计算,只要对活动单元的编码进行简单的加减,就可确定活动单元是否相邻,从而能够快速确定微震活动带。
3、通过单元格内微震的次数来确定活动单元,不仅直接反映了矿山微震的活动性,而且减少了确定活动带所需的计算量。
4、确定活动带的时间大大缩短,从以前的数小时缩短至本方法的几分钟甚至一分钟以内,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划分单元格的示意图。
图中每个方格表示一个单元格,方格内的数字为该单元格的编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述将矿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方体单元格,以单元格的长、宽、高分别为x轴、y轴、z轴的单位长度;是根据所述矿区的大小、深度和计算精度,来确定将矿区划分为多少个单元格,从而得到单元格的长、宽、高的尺寸;单元格的划分整齐、连续,任意一个单元格和与其相邻的单元格互不错位。单元格的编码由单元格在x轴、y轴和z轴上的座标组成,编码的位数采用公式t=3N获得,t为编码的位数,N为某单一方向、如x轴方向的单元总数的位数,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单元总数的位数相同;如x轴方向单元划分的总数在100~1000之间,则y轴、z轴方向的单元划分的总数也在100~1000之间;此时N=3,编码的位数t=3×3=9,即编码由x轴、y轴和z轴各三位数组成;如编码009626055,代表对应在x轴上第9位置、y轴上第626位置、z轴上第55位置上的单元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添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添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