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机浇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6758.0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勋;吴孔健;钟庆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B22D11/06;B22D2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601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机 浇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铸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有色金属尤其是合金铝杆连铸机的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连铸机所采用的浇煲多为上浇煲和下浇煲两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铝液直接从上浇煲进入下浇煲,浇煲中的液体波动大,流量不够稳定,使得铸锭的结晶不好,容易断裂;现有的浇铸方式多为水平浇铸或垂直浇铸,水平浇铸的优点是浇铸平稳,液位容易控制,液流冲击较小,但由于钢带的包角过大,又是顶部浇铸,结晶的顺序较差,底部容易先结壳,浇穴过长,补液不及时会形成重皮和空心;垂直浇铸的优点是冷却均匀,结晶顺序较好,液体具有一定的压力,补液及时,不易产生缩孔和缩松,缺点是液体冲击较大,不易操作,液位不易平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平稳,铸锭结晶好的连铸机浇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结晶轮的上方设有浇铸装置,浇铸装置包括浇煲和浇嘴,其中浇煲分为上浇煲、中浇煲和下浇煲,下浇煲与浇嘴相连,所述的浇嘴的浇位位于结晶轮的右上方。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将浇煲设置成上、中、下三层结构,有了中煲的过渡,使浇液在中煲内的液位更加平稳,从而使下煲的流量更加平稳,将浇嘴的浇位,即浇嘴出液口的位置设置在结晶轮的右上方,使浇注液处在较为理想的注入位置,使液体更加沉静稳定,从而有利于液体的结晶,提高了铸锭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浇铸装置的设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熔炉与上浇煲之间的液位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5为上浇煲与中浇煲、中浇煲与下浇煲之间的液位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6为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7的左视图;
图10为锥状物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仰视图;
图12为另一锥状物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
图14为图1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结晶轮30的上方设有浇铸装置,浇铸装置包括浇煲10和浇嘴20,其中浇煲10分为上浇煲11、中浇煲12和下浇煲13,上浇煲11、中浇煲12和下浇煲13相互连通且位置相互错开;下浇煲13与浇嘴20相连,浇嘴20包括平行于结晶轮30轮轴方向的悬伸状设置的水平浇嘴21,水平浇嘴21的末端向下延伸构成垂直浇嘴22,浇嘴20的浇位(即浇嘴出液口的位置)位于结晶轮30的右上方,水平浇嘴21由结晶轮30的旁侧向铸腔(即钢带与结晶轮形成的包覆角)入口上方延伸,由垂直浇嘴22自上而下延伸到铸腔的入口处,水平浇嘴21自下浇煲13的出口处至垂直浇嘴22之间呈水平略带向下倾斜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浇嘴20的浇位位于结晶轮30的1:30-2:30位置之间,具体选择位于结晶轮30的两点位置处,浇位设在两点位置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注入位置,铝液流下后先落在结晶轮上,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反向以后再进入垂直的位置,减小了铝液内部的扰动,这样对铝液的沉静稳定大有好处,有利于顺序结晶,确保了铝镁硅合金连铸的成品率,避免了裂纹或断裂等现象的发生。
如图2、图3所示,熔炉与上浇煲11、上浇煲11与中浇煲12、中浇煲12与下浇煲13之间分别设有整体呈杠杆状的液位控制机构40,如图4所示,熔炉与上浇煲11之间的液位控制机构40为电控浮阀控制,包括杆41,杆41的中部设有与其铰接配合的支座42,杆41的一端与控制熔炉流量的电器开关盒50相接触或分离,另一端向下与浮球60相连;如图5所示,上浇煲11与中浇煲12、中浇煲12与下浇煲13之间的液位控制机构40为杠杆浮阀控制,包括杆41,杆41的中部设有与其铰接配合的支座42,杆41的两端分别向下连有浮球60与堵头70,堵头70的截面呈倒三角状,其底边的长度大于各浇煲间开设的通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粮食漏斗车底门防盗装置
- 下一篇:超高速转向架板式电机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