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铬松花粉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815.5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林;李玉峰;凌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林 |
主分类号: | A23L1/076 | 分类号: | A23L1/076;A23L1/304;A01C21/00;C05F1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9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松花粉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松花粉为载体,通过生物转化获得有机铬松花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铬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铬在体内具有参与糖代谢和脂代谢的特殊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三价铬主要通过GTF协同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影响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产品品质及抗应激、抗病能力,并认为铬(Cr3+)是人和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铬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降低,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联,补充适量铬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因此受到广泛重视。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于1988年提出的,成人每日膳食铬供给量(RDA)为50ug。而在调整血糖等干预实验中,每天补铬剂量为100ug,所用的铬多为吡啶甲酸铬和铬酵母。铬在体内主要通过铬蛋白发挥生物功能。
Mertz证实了GTF是以尼克酸-三价铬-尼克酸为轴心,谷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为配体的物质。他还证实了铬的生物化学作用主要是作为胰岛素的增强剂,通过胰岛素影响糖、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的代谢。从而证明了铬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此后,许多学者对铬的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在养殖业中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和可喜的发现。
人体内铬几乎都是3价的,它很稳定,人体内约含铬6mg,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体骨骼、肌肉、头发、皮肤、皮下组织、主要器官(肺除外)和体液之中。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不到1%;人体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25%。正常成人需求量20~50μg/d,儿童、孕妇和老人为50~110μg/d,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为50~200μg/d。
目前用于补铬的化合物主要为无机铬化合物如吡啶甲酸铬等。无机铬化合物相比于有机铬毒性较大,而有机铬的生产条件苛刻、价格昂贵,目前得到有机铬的方法通常为利用一些对铬高适应性和高转化率的植物、酵母的自身转化,但缺丰富的营养源。
松花粉自古就作为滋补强身、养颜、防病的食物和药物。研究证实松花粉营养价值较高,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以及抗肿瘤、降脂降糖等功能,是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极好来源。
我国松花粉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由于对其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致使相当大的一部分松花粉白白流失、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大对松花粉开发利用的力度,并能够进一步提升松花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有机铬松花粉的生产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铬松花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A)EM菌株生物液的制备:在EM菌株原液中,加入红糖和水,EM菌株原液与红塘和水的重量配比为:1∶0.5∶10;在20-25℃条件下培养7-15天,得EM菌株生物液;
B)有机铬生物液的制备:将三氯化铬分批添加到EM菌株生物液中,直至添加到生物液中的有机铬含量为0.12%时为止;经发酵后即得有机铬生物液;
C)有机铬剂的制备:在上述的有机铬生物液中加入颗粒状玉米棒芯和吸水保水剂,有机铬生物液与颗粒状玉米棒芯和高效吸水保水剂的重量配比为1∶0.3-0.4∶0.1-0.2,经搅拌制得有机铬剂;
D)有机铬剂的施用:选择15-25年树龄的马尾松,在距离树干50-100cm的圆周范围外,打洞基施上述的松花粉富铬剂,然后,用薄膜覆盖洞口,以防雨水冲流;
E)有机铬松花粉的获得:在马尾松开花时节,经采摘、摊晒、干燥、去杂后,即可获得铬含量为15-50mg Cr3+/kg的有机铬松花粉。
上述有机铬松花粉经破壁后可以制备成粉剂、片剂、针剂、胶襄剂和口服液等多种剂型,以满足各种年龄段及各种健康状况人群服用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林,未经王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