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女士专用的祛粉刺中药酊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6847.5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泽平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08;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88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女士 专用 粉刺 中药 酊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涉及外用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女士专用的治疗粉刺的中药 酊剂。
二、背景技术
粉刺,又称为“暗疮”、“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好发于青春期。现代医学称为“寻常性痤疮,为青少年最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不但影响美 观,处理不当还会遗留小凹状疤痕。主要临床表现是白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 囊肿。
西医一般认为: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同时使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在厌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等厌氧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离皮脂产生游离酸,刺 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淤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内,从而启动可能由IL-1(白 细胞介素-1)参与的毛囊周围程度的不等炎症级联反应。另外,免疫反应、遗传、内分泌障 碍(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或靶器官对雄性激素敏感性增加)、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饮食、高温及 某些化学因素均参与痤疮的整个发病过程,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中医 一般认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脾失健运为粉刺产生的病因病理。
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一般基于其产生机理,从平衡油脂分泌、抗表皮细胞角化异常、除 菌、抗炎症、抗过敏、抗氧化、活血和细致毛孔、抗色素沉着、暗瘢修复等方面入手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有:
1、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例如口服异维A酸类药
(2)外用局部治疗如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类药、水杨酸,中药复方洗剂、酊剂、 面膜、膏霜等。
3、物理治疗
以杀灭致痤疮杆菌等厌氧菌入手的窄谱蓝光疗法静电治疗仪治疗。
女士和男士的皮肤无论是解剖结构上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有显著的不同。通常表现有以 下六个方面:
(1)女士皮肤真皮层薄而皮肤表皮层略厚,男士则相反;
(2)女士皮肤表面携带的细菌种类及数量较男士少;
(3)女士的汗液和乳酸分泌较男士少,皮肤表面pH值偏高;
(4)女士的皮脂腺腺体平均较男士的小,油脂分泌相对少;
(5)女士的毛孔相对细致;
(6)在免疫反应中,女士的皮肤伤口愈合时炎症反应比男士的要弱,愈合时间也相对 要短。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女士专用的祛粉刺中药酊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遴选配伍的中 药加工成酊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有20~35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 物,0.05~5重量份冰片。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有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金银花10~60份 土茯苓10~60份 白果10~60份 苦参10~50份
当归10~40份 白术10~40份 丹参10~40份 丹皮10~40份
黄芩10~40份 灵芝10~40份 红花10~40份
优选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有25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物、1重量份冰片, 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有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金银花30份 土茯苓30份 白果30份 苦参25份
当归20份 白术20份 丹参20份 丹皮20份
黄芩20份 灵芝20份 红花20份
体积份取升(L)或毫升(ml),重量份取千克(kg)或克(g)。
本酊剂使用浸渍法进行制备,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公知的稀释法或渗漉法进行制备。
浸渍法就是将配比量的复方中药原材粉碎过40~60目筛,在密闭的容器中浸渍5~7天, 定期翻搅一次。浸渍结束后分离弃渣,在滤液中加入冰片,最后按药典规定调节pH值和乙 醇含量。
稀释法就是取配比量的复方中药原材经提取、脱溶后的流浸膏,用乙醇稀释,分离弃渣, 在滤液加入冰片,最后按药典规定调节pH值和乙醇含量。
渗漉法就是将配比量的复方中药原材粉碎后首先加入乙醇使之润湿,密闭一定时间后装 入渗漉器中,加入乙醇渗透药粉收集渗漉液再加工本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泽平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泽平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