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秸秆粉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903.5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王继先;张健美;陈黎卿;江洪银;何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A01D4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36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全喂入 联合收割机 秸秆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秸秆粉碎机,该机具与目前国内使用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秸秆粉碎机与拖拉机配套使用,在作物收获后下地作业,增加了机具下地次数,会造成土壤板结;与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的秸秆粉碎机多为甩刀式结构,甩刀转速较高,一般为300rpm左右,功率消耗较大,与主脱粒滚筒共轴连接会破坏其平衡,且振动加大,在秸秆量较大及秸秆含水率较高时会出现缠绕堵塞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的甩刀式秸秆粉碎机刀轴转速较高振动较大,在秸秆量较大及秸秆含水率较高时会出现缠绕堵塞等现象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耗较小,粉碎效果较好,使用方便的能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的秸秆粉碎机。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秸秆粉碎机,包括上、下间隔固定在由上盖和下盖构成的机壳内的从动轴和主动轴,从动轴和主动轴上分别通过轴套固定一组锯片,从动轴和主动轴上分别固定的一组锯片各由三个锯片构成,机壳的上盖和下盖内分别对应固定有与从动轴和主动轴上的三个锯片端相配合的上刀齿和下刀齿,从动轴上的锯片与主动轴上的锯片之间为锯片端部分重叠设置,两组锯片在机壳内形成从动轴上的锯片与上刀齿之间、重叠的从动轴和主动轴锯片之间、主动轴锯片与下刀齿之间的三个切割幅;从动轴轴端固定的从动齿轮与固定在主动轴轴端上的主动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大小相等,转速相同,转向相反。
其有益效果是:采用锯切的方式粉碎秸秆,所需的锯切力小,机具产生的振动小,可以有效地降低振动,减少功耗;从动轴上的锯片与主动轴上的两组锯片在机壳内形成的三个切割幅可分别对上中下三个部位的秸秆进行有效地锯切,不留粉碎死角,有利于提高切碎率,保证粉碎质量,更有利于秸秆还田,从而保证后续的播种质量。另外,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使用便利,将其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连接即可操作使用,既不改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机械结构,也不会因为加装了此粉碎装置而影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秸秆粉碎机,包括上、下间隔固定在由上盖1和下盖8构成的机壳内的从动轴和主动轴,从动轴和主动轴上分别通过轴套11、7固定一组锯片10、9,从动轴轴端固定的从动齿轮3与固定在主动轴轴端上的主动齿轮4啮合。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大小相等,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从动轴和主动轴上分别固定的一组锯片,各由三个锯片构成,每组内相邻锯片之间的间距为90mm。
机壳的上盖1内对应固定有与从动轴上的三个锯片端相配合的上刀齿12,下盖8内对应焊接有与主动轴上的三个锯片端相配合的下刀齿6,从动轴上的锯片与主动轴上的锯片之间为锯片端部分重叠设置,其重叠量为80mm。两组锯片在机壳内形成从动轴上的锯片与上刀齿之间、转向相反且重叠的从动轴和主动轴锯片之间、以及主动轴锯片与下刀齿之间的三个切割幅。
机壳一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出草口安装连接的螺栓孔2。
主动轴的轴端上固定有与主动齿轮4并联的带轮5,通过皮带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主滚筒共轴连接(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