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力滤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924.7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7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安斌 |
主分类号: | H02J1/02 | 分类号: | H02J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22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力 滤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力滤波的方法。
背景技术
谐波负荷电流是由非线性负荷所产生的。很多电网中谐波是由把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设备产生,如整流设备、轧机、电弧炉等。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谐波的设备类型及数量急剧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敏感设备的普及应用,对于公用电网的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自的谐波标准,用以限制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谐波污染。
交流谐波的危害性很大,主要有:对邻近弱电系统和并联运行的晶闸管装置产生干扰;使发电机的容许负荷降低;使变压器的噪声增高、功率损失增大;使接入交流系统的电容器过载;引起电器的附加发热;在三相四线电路中谐波可使中性线过载;使感应电动机转速发生周期性变动,并使其功率损失(铁损、铜损)增加;使互感器的精确度降级;影响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危害电缆寿命加速电缆老化。
目前对于谐波的治理包括:
1、设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提高供电系统承受谐波的能力
在技术经济分析可行的条件下,可以在谐波源处设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或更先进的静止同步补偿装置(STATCOM StaticSynchronous Compensator),以获得补偿负荷快速变动的无功需求、改善功率因数、滤除系统谐波、减少向系统注入谐波电流、稳定母线电压、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等,提高供电系统承受谐波的能力。
2、设置无源滤波装置,以便滤除谐波
采用无源元件,包括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组成的调谐滤波装置,滤除谐波,减轻谐波对电气设备的危害。
3、采用有源滤波装置消除谐波
利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产生与负荷电流中的谐波分量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电流来消除谐波。
上述各类方法对于消除谐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所用设备造价昂贵,动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一般用户难以承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滤波方法,性能优于有源滤波的效果,其方法可靠、设备简单、易于制造、运行维护简单方便、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直流电力滤波方法的特点是以变比为n的变流器的一次侧串入被滤波单元的进线中,在所述变流器的二次侧跨接电感L,所述电感L对频率f的非直流量的阻抗为Zf=2πfL;在所述变流器的一次侧,对于直流阻值为0,对于频率f的非直流量的等效阻抗为Zf/n2,以其通直流、阻交流的形式抑制谐波串入到三相交流系统,实现全频段电力滤波。
本发明直流电力滤波方法的特点也在于在电感L上并联用于消耗交流的电阻元件。
图2所示为本发明滤波工作原理,其中,ZLQ为整流装置,BLQ为变流器,L为电感,FH为负荷。
ZLQ整流装置输出的直流电流,经过变流器BLQ时,由于在变流器BLQ的铁芯上不产生变化的磁场,故在变流器BLQ的二次侧无电流输出,故电感L对直流不存在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对于直流,变流器L的一次侧阻值为0;
对于ZLQ整流装置输出的非直流电流,由于在变流器BLQ的铁芯上产生变化的磁场,故在变流器BLQ的二次侧有电流输出,故电感L对非直流存在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对于非直流,变流器L的一次侧阻值不为0。
电感L对频率f的非直流量,其阻抗值为Zf=2πfL;在变流器的一次侧,对于直流阻值为0,对频率f的非直流量等效阻抗值为Zf/n2,通直流阻交流,从而抑制谐波串入到三相交流系统,实现全频段电力滤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滤波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滤波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中变流器一次侧阻值-频率关系图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法及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安斌,未经张安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