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铅稀土铋易切削黄铜棒材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6988.7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海;钟建华;郭向东;金荣涛;饶克;童晓华;傅群强;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铜都黄铜棒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C22C1/02;B22D11/1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切削 黄铜 | ||
1.无铅稀土铋易切削黄铜棒材,其特征是其合金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u:55.0~65.0%,Bi:0.1~2.0%,RE(混合稀土):0.01~0.8%,Fe:≤0.3%,Pb:≤0.1%,其它杂质总和≤0.5%,Zn余量,其它有害元素满足ROHS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铜棒材,其特征是合金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u:57.0~62.0%,Bi:0.2~1.4%,RE(混合稀土):0.05~0.3%,Fe:≤0.3%,Pb:≤0.1%,其它杂质总和≤0.5%,Zn余量,其它有害元素满足ROHS标准。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铅稀土铋易切削黄铜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1)依成分百分比进行配料;铜、铋在成分保证的前提下按下限控制;铋按3~8%考虑烧损;稀土按6~10%考虑烧损;砷按15~20%考虑烧损;
(2)把铜和锌加入熔炼炉内熔化;熔炼炉内炉料熔化后保温5~10分钟,手动调整功率70%,搅拌熔体3~5分钟,确保化学成分均匀;
(3)成分调整;保证熔体化学成分处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当炉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为不合格时,通过计算对炉内熔体进行补偿或者冲淡;
(4)扒渣;炉前化学成分检验合格后立即扒渣转炉;扒渣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5)铸造;熔化炉铜水具备出炉条件时,可以通过流槽将铜水转注到保温炉,控制保温炉的铸造温度在935℃~945℃;向保温炉内加入氮气,当铸造腔氮气铜水液面达到铸造液面,再进行铸造作业,得铸锭;
(6)对铸锭加热,再进行挤压;
(7)酸洗;
(8)拉拨得黄铜棒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铜都黄铜棒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铜都黄铜棒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69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