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钟铸造引流浇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7046.0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陶红;陈殷舫;刘彬;魏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百智 |
地址: | 24100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钟 铸造 引流 浇注 系统 | ||
1、一种铜钟铸造引流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浇口杯(1)、第二浇口杯(9)、缓冲包(3)、连通第一浇口杯(1)和缓冲包(3)的第一连接浇道(2)、连通第二浇口杯(9)和缓冲包(3)的第二连接浇道(14)、与缓冲包(3)底部相通的竖直的过桥浇口(8)、与过桥浇口(8)下端连通的横浇道(4)和雨淋式内浇口(5),所述的缓冲包(3)位于第一浇口杯(1)、第二浇口杯(9)和缓冲包(3)形成的倒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所述的横浇道(4)由与过桥浇口(8)底部相通的铜水入口(13)、多个均布的呈放射状的与铜水入口(13)连通的折弯流道(11)和位于每个折弯流道(11)顶端的铜水出口(12)组成,横浇道(4)的每个铜水出口(12)与相同数量的竖直的雨淋式内浇口(5)的顶端连通,每个雨淋式内浇口(5)的下端与铜钟型腔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钟铸造引流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浇道(2)、第二连接浇道(14)均为倒梯形的开口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钟铸造引流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浇口杯(1)、第一连接浇道(2)和缓冲包(3)为可拆卸的结构,所述的第二浇口杯(9)、第二连接浇道(14)和缓冲包(3)为可拆卸的结构,所述的缓冲包(3)和过桥浇口(8)为可拆卸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铜钟铸造引流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浇道(4)的折弯流道(11)的数量为六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0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