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聚丙烯丝束嘴棒下脚料中聚丙烯回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7141.0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桂;陈天云;彭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11/08 | 分类号: | C08J11/08;C08L2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丝束 下脚料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废弃聚丙烯丝束过滤嘴聚丙烯丝束与纸分离的方 法。
背景技术
在卷烟生产过程中,每年我国要消耗聚烯丙丝束大约6万吨,产生的废弃聚丙烯丝束下 脚料大约为5000吨。卷烟厂处理废聚丙烯丝束嘴棒下脚料的常用方法是出售给一些厂家制 造廉价的日用品,如拖把、填充毛绒玩具等。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法〔2006〕375号文件规 定废弃烟用聚丙纤丝不能流入市场,现在卷烟生产厂家采取的是焚烧掩埋的处理方法。但这 种方法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浪费了资源。
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比重轻,成品表面硬度大,弹性高,耐热性、化学稳定性、 绝缘性良好。产品的加工适应性很强,加上共聚、共混、填充增强、发泡和添加特殊性能要 求的助剂,以及拉伸、复合等二次加工等和改性技术的发展,其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注 塑、挤出扁丝、吹膜、喷丝、改性工程塑料等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加工领域,也可用于制造 食品容器具和食品包装产品。如用以上两种方法处理废弃聚丙烯丝束,即浪费资源又污染了 环境。如何处理废弃烟用丙纤丝束,防止废弃烟用丙纤丝束流入社会用于假烟生产,同时又 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以使废物被很好地再利用一直是烟草生产企业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处理废聚丙烯丝束嘴棒下脚料的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 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无污染、零排放的废聚丙烯丝束嘴棒下脚料中聚丙烯回收 的方法,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分离废弃聚丙烯丝束过滤嘴聚丙烯丝束与纸,获得高质量絮状聚 丙烯纤维。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废聚丙烯丝束嘴棒下脚料中聚丙烯回收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操作:
a、待处理物料加入到沸程为140~250℃的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中,加热使所述弱极性 或非极性溶剂的温度为125~155℃;
b、搅拌至待处理物料热融于所述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中,得悬浊液;
c、以过滤的方式去除步骤b所得悬浊液中不融的纸和搭扣胶,得混合液;
d、将步骤c所得混合液倒入极性溶剂中,搅拌使聚丙烯析出,再通过过滤的方式分离 出混合液中絮状聚丙烯,并回收极性溶剂。
本发明回收方法的特点也在于:
所述步骤a中的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为二甲苯、芳烃溶剂油或溶剂DBE、或为D80、 D60、D40、200#溶剂油。
所述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为D40溶剂油。
所述步骤d中的极性溶剂为丙酮。
所述弱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均为工业级、化学纯或分析纯。
所述待处理物料与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的体积重量比为0.15~0.4g/mL。
所述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与极性溶剂的体积比为1∶2~3。
与已有处理废聚丙烯丝束嘴棒下脚料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是通过物理加热、化学熔融、过滤分离的方法实现对聚丙烯丝束的回收,并 使溶剂可以重复使用,其反应条件简单、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得率高、产品质量好,无污 染、零排放。
2、本发明采用丙酮析出聚丙烯的分离方法,使分离与回收溶剂的方法更加简单、实用。
3、按本发明方法回收的聚丙烯纤维分子量为10~30万。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废弃聚丙烯丝束过滤嘴10g,加入到67mL二甲苯中,搅拌加热,125℃下聚丙烯丝 束开始熔融,继续升温到155℃,熔融完毕。趁热过滤去纸片,滤液倾倒入135mL的丙酮中, 充分冷却后,抽滤,真空干燥得絮状聚丙烯8.05g(以聚丙烯丝束计),收率为98.6%;蒸馏 回收溶剂,得二甲苯65.5mL(回收率为97.8%),丙酮133mL(收率为98.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一种液晶光栅显示模组及二维/三维可切换式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