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7287.5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轩;龙光明;祁米香;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B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810008***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碳酸 粒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熟料制备:将选矿富集后的天青石矿与还原煤分别破碎,并以矿煤比1∶0.4~1∶0.6的重量比混合,置于焙烧炉中,在1100~1150℃下焙烧1.5~2.0小时,得到硫化锶熟料;
(2)熟料浸取:将硫化锶熟料用其重量3~5倍的水,并加入熟料重量0.5~1%的除钡剂,于90~100℃浸取1~2小时,得到硫化锶溶液的热水溶液,保温沉降并热过滤得到几乎不含水不溶物的锶溶液;
(3)催化氧化:在上述几乎不含水不溶物的锶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于20~80℃搅拌处理,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白色或浅黄色,同时析出大量固体硫磺,沉降过滤;
(4)碳化处理:在滤液中加入质量浓度10~30%的碳酸钠溶液,于25~50℃进行碳化,使滤液中的锶离子沉淀完全并稍过量,过滤分离后用水洗涤至无碳酸根后,干燥得到片状碳酸锶粒子;固体硫磺经水洗得硫磺产品,水洗液并入滤液进入碳化工序。
2.一种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熟料制备:将选矿富集后的天青石矿与还原煤分别破碎,并以矿煤比1∶0.4~1∶0.6的重量比混合,置于焙烧炉中,在1100~1150℃下焙烧1.5~2.0小时,得到硫化锶熟料;
(2)熟料浸取:将硫化锶熟料用其重量3~5倍的水,并加入熟料重量0.5~1%的除钡剂,于90~100℃浸取1~2小时,得到硫化锶溶液的热水溶液,保温沉降并热过滤得到几乎不含水不溶物的锶溶液;
(3)催化氧化:在上述几乎不含水不溶物的锶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于20~80℃搅拌处理,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白色或浅黄色,同时析出大量固体硫磺,沉降过滤;
(4)碳化处理:在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于25~50℃进行碳化,使滤液中的锶离子沉淀完全;过滤分离后直接烘干,得到片状碳酸锶粒子;固体硫磺经水洗得硫磺产品,水洗液并入滤液进入碳化工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熟料制备工艺中,选矿富集后的天青石矿中硫酸锶含量在6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熟料制备工艺的天青石矿与还原煤粉混合过程中,加入天青石矿与还原煤粉总量4~6%的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熟料浸取工艺中采用的除钡剂为可溶性或微溶性的硫酸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氧化工艺中,催化剂采用过渡金属的有机物,其加入量为20-50pp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片状碳酸锶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氧化工艺中,氧化剂采用次氯酸钠、双氧水或氧气,其加入量为溶液中S2-化学当量的1~1.0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2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平开窗“Z”型中挺
- 下一篇:钢丝绳带钥匙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