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蒿挥发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7636.3 申请日: 2009-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1717693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梅丽娟;邵赟;陶燕铎;于瑞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1B9/02 分类号: C11B9/02;A61K8/97;A61Q19/00;A61Q19/10;A61Q11/00;A61K36/282;A61P11/00;A61P11/06;A61P29/00;A61P17/00;C11D9/50;C11D3/48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李艳华
地址: 810001 ***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挥发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挥发油,尤其涉及冷蒿挥发油,以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背景技术

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又名小白蒿、寒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具蒿 属植物特有的芳香气味。是藏族、蒙古族常用的一种民间药材,藏名坎巴, 蒙古名为阿给、汗巴、查干-阿给、汗扎。主要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等我 国西北、华北、东北省区,生于海拔2000~4200米的沙地、荒漠、草原及干旱 阳坡,其性苦、寒。据《晶珠本草》记载,其有止血、祛风、消肿之功效。 现代研究亦表明,菊科蒿属植物精油具有抗菌、解毒、健胃、消炎功效,可 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是具有较明显疗效的单味草药。

挥发油是中药中的一类有效成分,在植物界分布广泛,且具有多种药理 活性和广泛的用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开发和利用也日益受到有关专家和 学者的关注。

故本发明充分利用青藏高原丰富的冷蒿植物资源开发出一种新的挥发油 提取物,并对其在医药和洗涤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含量的冷蒿挥发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有效成分提取 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冷蒿挥发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冷蒿挥发油在制药和洗涤化妆 品领域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冷蒿挥发油,其特征在于:该挥发 油为有浓郁香味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由萜类、烯醇类构成,主要成分包括质 量百分含量为15~20%的二甲基-甲撑基环庚醇、15~20%的3,3,6-三甲基-1,5- 庚二烯醇-2、5~10%的3,3,6-三甲基-1,4-庚二烯醇-6、3~8%的桉树醇、2~5% 的3,7-二甲基-2,6-辛二烯醇-1、2~5%的神圣亚麻三烯、2~5%的1-甲基-3-异丙 基苯、1~5%的桥环[2,2,1]萜烯、1~5%的樟脑和1~5%的香叶烯。

所述主要成分化学结构式如下:

二甲基-甲撑基环庚    3,3,6-三甲基-1,5-庚二烯醇-2    3,3,6-三甲基-1,4-庚二烯醇-6

3,7-二甲基-2,6-辛二烯醇-1    神圣亚麻三烯    1-甲基-3-异丙基苯    桉树醇

桥环[2,2,1]萜烯    樟脑    香叶烯

一种如上所述的冷蒿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冷蒿地上部分的嫩枝或鲜叶除杂、切断至0.5~4cm后,用其重 量的2~15倍水浸泡2~10小时,使冷蒿碎段充分浸润;

(2)将所述步骤(1)所得的冷蒿碎段及其浸泡液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 液;

(3)将蒸馏液自然冷却取上层或用乙醚萃取数次即得冷蒿挥发油。

所述步骤(2)中的蒸馏温度为80~120℃,蒸馏时间为2~10h。

如上所述的冷蒿挥发油在制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蒿挥发油 作为抗菌、消炎、镇咳、平喘、止痛止痒活性成分在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伤风头痛及皮肤病上的应用。

所述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组成:冷蒿挥发油 20~40g、烈香杜鹃油5~15g和甘草流浸膏3~7g;或冷蒿挥发油20~40g、薄荷 油5~15g、艾叶油3~7g和甘草浸膏1~3g。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每次2~4粒(以滴丸为例)。

所述用于治疗伤风头痛及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组成:冷蒿挥 发油50~150g、薄荷油50~150g、艾叶油10~20g、杜鹃油10~20g和牡荆油 10~20g。

用法用量:取适量涂抹于患处,每日3~5次(以软膏剂为例)。

在上述配方中配以药用铺料以及药学上或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按常 规的中药制备工艺制备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

如上所述的冷蒿挥发油在洗涤用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蒿挥发油作为芳香成分和抗菌、消炎、止痒活性成分在洗涤用品和化妆 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