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振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7899.4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7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裕也;杉山利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H03H9/05;H03H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建晖;谢 静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压电振动装置的技术,该压电振动装置采用由水晶构成的压电基板且具有支撑台。
背景技术
以往,在表或家电产品、各种信息通信机器或OA机器等的民生、产业用电子机器中,作为其电子电路的时钟源,广泛使用将压电振子、压电振动片和IC芯片一同封装在同一包装件内的振荡器或实时时钟模块等的压电装置。最近,随着搭载了这些压电装置的电子机器的小型化、薄型化,这些压电装置要求进一步小型化、薄型化。另外,还要求能够确保低CI(晶体阻抗)值、高品质且安全性优良的压电装置。压电振动装置在底板上固定压电振动片之际,通过导电性粘合剂粘接于底板。若将该压电振动片固定于底板,在压电振动片上产生应力等,则有可能使温度特性以及CI值上升、或使CI值的偏差以及DLD(Drive level dependency、激励电平依赖性)特性变大。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5138)中公开的压电振动片通过支撑台保持在包装件的底板上。即,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具有支撑台,抑制了压电振动片固定于底板时的应力、或者封装时的应力施加于压电振动片的情况的技术。
但是,相应于进一步小型化的需求,有必要设定最合适的导电性粘合剂的涂布区域以及涂布量。若仅具有支撑台,则有时因导电性粘合剂的扩散,具有DLD无法充分变小的情况,或者具有CI值上升或产生CI值的偏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温度特性、CI值以及频率稳定的压电振动装置。
第一观点所述压电装置具有底板、固定于底板上的支撑部件、以及具有激发电极的压电振动片;其中,所述底板具有导通于外部电极的第一连接电极;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形成在其第一面且与第一连接电极连接的第二连接电极、以及形成在其第一面的反对面上且与第二连接电极导通的第三连接电极;所述压电振动片通过涂布在第三连接电极上的粘合剂固定于支撑部件上。而且,压电装置在第三连接电极的所定方向上形成有凹部,以便使粘合剂不会向压电振动片的所定区域扩散。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大量涂布粘合剂的情况,粘合剂会流入凹部。因此,粘合剂不会向压电振动片的激发电极侧扩散。
第二观点所述压电装置中,支撑部件为矩形形状,第三连接电极设置在矩形形状的四个角。
根据第二观点的压电装置,能够无需考虑地配置支撑部件的左右。
第三观点所述压电装置中,支撑部件为矩形形状,第三连接电极设置在矩形形状的至少一个边。
根据第三观点的压电装置无需设置多余的连接电极,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四观点所述压电装置中,粘合剂为导电性粘合剂,第三连接电极和激发电极通过导电性粘合剂进行导通。
第五观点所述压电装置中,第三连接电极和激发电极通过引线接合进行导通。
第六观点所述压电装置中,在支撑部件的矩形形状的长度方向上,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三连接电极相隔该压电装置长度方向的长度的10%以上。
通过第一连接电极的接合位置和第三连接电极的接合位置相间隔,能够减少因固化引起的变形应力的影响。由此,在接合之际,其频率变动变小,能够制造频率稳定的压电装置。
发明效果
即使小型化本发明的压电振动装置,也能够降低CI值的恶化。另外,该压电装置能够响应小型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例1所述第一压电振动装置50。
图1b是图1a所示第一压电振动装置50的B-B剖面图。
图2a是实施例2所述第二压电振动装置55。
图2b是图2a所示第二压电振动装置55的A-A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因距离JL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的回流前后的频率的变化量的图。
图4是表示形成有凸部65的支撑台6a和不具有凸部的支撑台106的图。
图5是表示用CI值比较了分别使用了形成有凸部65的支撑台6a和不具有凸部的支撑台106的AT切割水晶振动片40的温度特性的表。
图6是比较了使用了形成有凸部65的支撑台6a和不具有凸部的支撑台106的第一压电振动装置50的DLD特性的表。
图7a是变形例1的支撑台6b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7b是变形例2的支撑台6c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8是变形例3的支撑台6d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9a是变形例4的支撑台6e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9b是变形例5的支撑台6f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10a是变形例6的支撑台6g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发管理方法、分发管理系统、以及分发管理服务器
- 下一篇:扇叶专用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