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7991.0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河村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5/167 | 分类号: | G02B15/167;G02B15/163;G02B9/36;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透镜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民用摄像机或监视用摄像机的小型且高倍率 的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在使用于视频摄像机等的变焦透镜中,小型化的要求越来 越高。一般,在民用摄像机中利用从物侧依次为正、负、正、正的光焦 度配置的4组结构,将第1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固定,使第2透镜组沿 光轴方向移动来主要进行变倍,此变倍所伴随的像面的校正及对焦通过 第4组进行,这样的后聚焦型4组方式的变焦透镜成为主流。
在这种4组方式的变焦透镜中,作为监视用视频摄像机用途要求高 倍率且宽视场角。而且,为了对应于3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 荷耦合器件)方式的视频摄像机等,例如,也要求充分确保用于配置棱镜 等的后截距。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4中提出具有正、负、正、正的 光焦度配置的4组结构,并且确保长的后截距的同时,实现高倍率且宽 视场角的变焦透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6-3373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4-279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06-47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7-171248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3的结构中,均要求最大视场角为~60° 左右,且更加广角化(例如,为70°前后)。但是,随着此广角化难以 确保长的后截距,而且,由于像差变动增大,所以存在也难以高倍率化 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可实现70°以上的宽视场角且长的后截 距。在此专利文献4中,第3组成为正,但为了使后截距长,将第3组 设为负有利。因此,希望开发将第3组设为负且可实现高倍率、宽视场 角的变焦透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借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长 的后截距的同时、可以实现宽视场角且高变倍比的变焦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从物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1 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组、光阑、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3组、具有 正的折射力的第4组。进行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的变倍时,将第1组和第 3组固定,通过将第2组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来进行变倍,并且基于其 的像面校正及对焦通过使第4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第3组具有至少 2片正透镜和至少2片负透镜。
在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将第1组和第3组设为固定组,通过将 第2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变倍,并且基于其的像面校正通过第4组进 行。此时,通过第3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确保长的后截距。而且,通过第 3组具有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2片负透镜,从而将第3组的各透镜的光焦 度最优化,控制伴随广角化及高变倍的像差变动。
而且,优选第3组从物体依次具有:第31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同时 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第32组,包括由正透镜及负透镜构成的粘合透镜; 第33组,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由此,减轻1片正透镜所担负的光焦度, 并良好地校正色像差。
并且,优选第4组具有至少2片正透镜,在这些正透镜之中至少1面由 非球面构成。由此,在整个变倍范围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
并且,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由此,确保适当的后截距,并且在整 个变倍范围良好地校正各种像差。此处,将f3设为第3组的焦距,将BF设 为后截距,将Fw设为在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将Ft设为在望远端的 整个系统的焦距,将ω设为最大半视场角。
|f3|/BF>6.5……(1)
10≤Ft/Fw≤15……(2)
0.6<tanω<0.85……(3)
并且,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由此,良好地校正各种像差。此处, 将f31设为第3组的第31组的焦距,将f32设为第3组的第32组的焦距。
5.0<f31/Fw<12.0……(4)
8.0<f32/Fw<20.0……(5)
并且,优选在第4组的像侧具备变倍中固定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5 组,该第5组具有至少1片负透镜。由此,有利于色像差的校正,防止尘 埃进入透镜镜筒内。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和输出与通过此变焦透 镜形成的光学像对应的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能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次谐波生成元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