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8228.X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0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景州;李弘庆;徐柏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 燕;陈 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驱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更精确地说,涉及 一种应用于面板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低功率消耗、操作温度较 低等良好的特性,目前已经广泛地被应用。
举例而言,大多数的中小尺寸面板,都是利用3~10个的LED,采用串 连的方式来作为背光光源,甚至于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键盘背光也多是利用LED作为辅助照明之用,再加上欧 盟对于无汞化的要求,因此对于更新一代的LED的驱动技术,也就相当地 被市场所期待。
大多数的便携式产品,对于面板的背光都设计有调光功能,也就是说, 在无交流供电、待机模式等等的情况下,都会对背光的亮度进行调整,来减 少耗电,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然而现行LED驱动方式有以下的缺点:
1.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流为固定值,无法随使用状况自动调整。由于发光 二极管借由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发光的强度,所以固定电流值 的驱动方式更是限制了其使用上的便利性。
2.驱动电流固定为最大亮度时的电流,在非最大亮度时使用最大亮度的 电流,会使LED作用在较低效率区。综上所述,目前的LED驱动方法有其 缺陷,一种更佳的LED驱动方法实为业界所期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借由调整发光二极 管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及占空比(duty cycle)来更好地驱动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占空比设定单元、一 直流设定单元、一控制单元和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该占空比设定单元用 以输出一占空比设定信号。该直流设定单元用以输出一直流设定信号。该控 制单元用以接收该占空比设定信号及该直流设定信号,并根据该占空比设定 信号及该直流设定信号输出一直流控制信号及一占空比控制信号。该发光二 极管驱动电路用以根据该直流控制信号及该占空比控制信号驱动至少一发 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驱动方法的一实施例,该驱动方法包含:于一第一 时间周期提供一第一驱动电流,用以驱动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一驱动电流具 有一第一占空比和一第一电流值;以及于一接续于该第一时间周期的第二时 间周期提供一第二驱动电流,用以驱动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二驱动电流具有 一第二占空比及一第二电流值,其中该第一电流值不等于该第二电流值且该 第一占空比不等于该第二占空比。
本发明的驱动发光二极管的方法的一实施例,该驱动方法包含:提供一 占空比设定信号;提供一直流设定信号;接收该占空比设定信号及该直流设 定信号至一控制单元;经由该控制单元输出一直流控制信号及一占空比控制 信号至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根据该直流控制信号及该占空比控制信号 驱动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可以有效调整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流的电流值以及占空比,让LED 工作效率提高且使LED的平均导通电流能够得到精确的控制。
上文已相当广泛地概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优点,使下文的本发明详细 描述得以获得较佳了解。构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标的的其它技术特征及优 点将描述于下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了解,可相当容易地利用下文揭示 的概念与特定实施例可作为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或工艺而实现与本发明相 同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应了解,这类等效建构无法脱离所附的权 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借由参照前述说明及下列附图,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优点得以获得完全 了解。
图1例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系统方框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例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中的控制 单元所接收及输出的波形图;以及
图3例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的系统方框示 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102 发光二极管
104 占空比设定单元
106 直流设定单元
108 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8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集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