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光纤预制体的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8649.2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37/014 | 分类号: | C03B37/014;C03B37/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光纤 预制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火焰中水解玻璃原料气体来产生玻 璃微珠(particle)并且将玻璃微珠沉积在旋转生长棒(start rod) 上来制造光纤预制体时使用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提出了用于制造光纤预制体的各种方法。在这 些方法之中,由于外汽相沉积(Outside Vapor Phase Deposition, OVD)法可以相对容易地制造具有期望折射率分布的光纤预制 体并且能够批量生产大直径的光纤预制体,因此,广泛使用该 外汽相沉积法,在该外汽相沉积法中,在使燃烧器和旋转生长 棒相对往复移动的同时将在燃烧器火焰中产生的玻璃微珠附着 并沉积在旋转生长棒上,从而合成多孔质预制体,并且在电炉 中使该多孔质预制体脱水和烧结。
图1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制造光纤预制体的设备的一个例 子。在图1中,通过在芯棒1的两端焊接空棒(dummy rod)2 来构成生长棒,玻璃微珠将沉积在该生长棒上。由夹具和旋转 机构4保持生长棒的两端。各夹具和旋转机构4均被安装在支撑 构件7上并且使生长棒绕其轴线旋转。在由燃烧器移动机构6使 燃烧器3沿绕轴线旋转的生长棒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 燃烧器3向生长棒上喷出如SiCl4等光纤原料的蒸汽和可燃气体 (氢气和氧气)。结果,在氧氢焰中水解产生的玻璃微珠被沉积 在生长棒上,从而形成多孔质光纤预制体。这里,附图标记5 表示用于蒸汽和可燃气体的排出罩(exhaust hood)。
为了合成玻璃微珠并且在生长棒上沉积玻璃微珠,传统上 使用具有同轴线多管路结构的燃烧器。然而,在具有这种结构 的燃烧器中,因为玻璃原料气体、可燃气体和燃烧辅助气体不 能充分地彼此混和,因此,不能获得充分高的玻璃微珠合成效 率。结果,不能提高产量,难以高速合成多孔质光纤预制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专利No.1773359(与欧洲专利No. 0237183和美国专利No.4810189对应)提出了一种多喷嘴型燃烧 器,在该燃烧器中,在可燃气体口中包围中央原料气体口地配 置小直径燃烧辅助气体喷嘴(以下简称为小直径喷嘴)。
对于这种类型的燃烧器,已经提出了用于进一步提高沉积 效率的一些方法。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2003-206154号公报、 No.2004-331440号公报和No.2006-182624号公报(与美国专利 申请No.2006137404号公报对应)以及日本专利No.3744350公开 了小直径喷嘴的配置;日本专利申请No.05-323130号公报、日 本专利No.3543537和日本专利申请No.2003-226544号公报公开 了用于使小直径喷嘴的会聚长度(focal length)最优化的结构, 该会聚长度是燃烧器的前端与小直径喷嘴的中心轴线和燃烧器 的中心轴线相交的点之间的距离,该点是来自小直径喷嘴的气 体实质上的会聚点;日本专利No.3591330、日本专利申请 No.2003-165737号公报和No.2003-212555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 No.3653902公开了用于使气流量和气体线速度最优化的结构。
传统上,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气流的干扰而漂浮的玻璃微 珠在附着进行时易于附着到位于玻璃原料气体口的外侧的喷出 口的前端从而封闭燃烧器前端。特别地,在设置有小直径喷嘴 的燃烧器中,多个小直径喷嘴被配置在中央玻璃原料气体口附 近的部分中,从而,该燃烧器被构造成使得玻璃微珠易于附着 到小直径喷嘴的前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央玻璃原料气体口的前端和小直径 喷嘴的前端被设定成在径向上彼此分开,从而避免玻璃微珠的 附着。然而,必须使覆盖小直径喷嘴的可燃气体口的直径大, 这导致流路面积的增大从而产生了可燃气体的必要流量增加的 新问题。另外,燃烧器尺寸的增大使燃烧器在沉积设备中的设 置变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大燃烧器直径的情况 下抑制玻璃微珠附着并沉积到燃烧器前端的用于制造光纤预制 体的燃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8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烯聚合和共聚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梯的安全运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