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点火装置的香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8700.X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2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克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C06C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香束,尤其是一种具有安全保险作用的带点火装置的香束。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香是捆扎包装销售的,而且在墓地等场合使用时也是一捆一捆的直接点燃使用。需要在捆扎的状态下,利用火柴或打火机在香束的一端部点火而使用。但是在室外等场合由于风或雨的影响难以点火,要非常接近火柴或打火机的火焰部分,或先点燃废纸后用较大的火焰来进行点火。这种点火方式非常烦琐,且不够安全。
为解决这种问题,有人发明了如图1所示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这种香束是在捆扎的香束91的一端部上附着了着火剂92,在附着着火剂92的一端部上套设了一筒状的盖93,该盖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内敷设了利用摩擦而使着火剂发火的发火剂94。使用时一只手握香束91,另一只手握盖93,向相反的方向拉拔,着火剂93和发火剂94摩擦,使着火剂发火。
但是这种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仍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就是在包装和运输流通的过程中着火剂92和发火剂94有可能互相摩擦,形成意外的点火。虽然上述香束利用固定带95固定了盖93,但是在生产后的包装和运输流通过程中着火剂92和发火剂94仍有相互接触,以及相互摩擦的机会。所以这种香束并非是绝对安全的。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在捆扎的香束的一端部附着着火剂,在附着着火剂的一端套设有一筒状的盖,该盖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上敷设了利用摩擦而使着火剂发火的发火剂,盖的内表面与香束的附着着火剂的一端之间设有隔离部。该盖是由柔软材质构成的。
另一种结构是,在捆扎的香束的一端部附着着火剂,离该着火剂一定距离的香束上设有带状的环体,该环体与香束的外周面抵接并滑动,环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上敷设了利用摩擦而使着火剂发火的发火剂,敷设在环体内表面的发火剂与香束之间设有隔离部。该环体是用柔软材质构成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隔离部彻底隔离了着火剂和发火剂,消除了包装和运输流通中着火剂和发火剂相互接触和摩擦的机会,使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使用说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使用说明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在捆扎的香束1的一端部附着着火剂2,在附着着火剂2的一端套设有一筒状的盖3,该盖3是用柔软材质构成,内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上敷设了利用摩擦而使着火剂2发火的发火剂4,盖3的内表面与香束的附着着火剂2的一端之间设有塑料或纸材质的隔离部5。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部5包覆在香束1上,且在附着着火剂2的一端部侧是敞开的,离盖3的一定距离之处的隔离部5上设有撕开部件6。使用时,先拉开撕开部件6将隔离部5撕开后,取下隔离部5。这时香束呈如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用一只手握香束1,另一只手握盖3,向着火剂2的方向拉拔,着火剂2和发火剂4摩擦,使着火剂2发火。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带有点火装置的香束,在捆扎的香束1的一端部附着着火剂2,在附着着火剂2的一端套设有一筒状的盖3,该盖3是用柔软材质构成,内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上敷设了利用摩擦而使着火剂2发火的发火剂4,盖3的内表面与香束的附着着火剂2的一端之间设有塑料或纸材质的隔离部5。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部5包覆在盖3的外表面及内表面,且在盖3内侧的盖底部侧是敞开的,隔离部5的外表面侧上设有撕开部件6。使用时,先拉开撕开部件6将隔离部5撕开后,取下隔离部5。这时香束呈如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用一只手握香束1,另一只手握盖3,向着火剂2的方向拉拔,着火剂2和发火剂4摩擦,使着火剂2发火。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克,未经叶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8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